[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腰椎融合的椎间盘冲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5967.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283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腰椎 融合 椎间盘 冲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腰椎融合的椎间盘冲洗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椎间盘冲洗器置入过程操作困难、对于部分尚存在连接的残余组织无法达到有效冲洗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冲洗主管和尾端管,尾端管与冲洗主管呈钝角连通设置,其特征是,所述尾端管远离冲洗主管的端部设有刮体和出液口,出液口位于刮体朝向尾端管与冲洗主管之间钝角区域的内侧;冲洗主管远离尾端管的端部设有注液管口;冲洗主管侧面连通设有负压管口。整体椎间盘冲洗器置入过程操作方便,一边刮除一边冲洗,对于部分尚存在连接的残余组织达到有效冲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腰椎融合的椎间盘冲洗器。
背景技术
行腰椎融合术过程中,切除腰椎间盘后,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椎间盘残余组织,以免影响椎间植骨融合。传统的椎间盘通过注射器进行冲洗,先要注水,后续再将冲洗水抽出,冲洗操作不方便,冲洗效果不理想,为此,人们对椎间盘冲洗器作出了进一步研究。
现检索到公告号为CN110975046A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椎间盘冲洗器,包括洗外管,冲洗外管顶端固定设置有垫块,垫块中部活动设置冲洗内管,冲洗外管与冲洗内管套接设置,冲洗外管底端设置有套头接口,套头接口外侧套设有冲洗套头,冲洗内管贯穿伸出套头接口,冲洗内管底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弹力片,弹力片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套。
上述的椎间盘冲洗器通过在冲洗内管内形成冲洗注入通道,在冲洗内管与冲洗外管之间间隙形成负压引出通道,以此形成冲洗回路。然而,由于冲洗外管与冲洗内管套接,整体器械组成复杂,导致椎间盘冲洗器置入过程操作困难;此外,上述的椎间盘冲洗器仅能对已完成脱离的残余组织进行冲洗,对于部分尚存在连接的残余组织无法达到有效冲洗的效果。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用于腰椎融合的椎间盘冲洗器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椎间盘冲洗器置入过程操作困难、对于部分尚存在连接的残余组织无法达到有效冲洗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腰椎融合的椎间盘冲洗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腰椎融合的椎间盘冲洗器,包括冲洗主管和尾端管,尾端管与冲洗主管呈钝角连通设置,所述尾端管远离冲洗主管的端部设有刮体和出液口,出液口位于刮体朝向尾端管与冲洗主管之间钝角区域的内侧;冲洗主管远离尾端管的端部设有注液管口;冲洗主管侧面连通设有负压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椎间盘冲洗时,将储存有冲洗液的注射器乳头与出液口连接,并将负压引流管与负压管口连接,且将负压引流管夹持封堵;然后将尾端管植入椎间盘内,按压注射器将冲洗液依次流经冲洗主管、尾端管后从出液口输出冲洗,同时通过操作冲洗主管来控制刮体对椎间盘的残余组织进行刮除,达到一边刮除一边冲洗的目的;待冲洗完成后,将负压引流管打开,使得冲洗废液在负压作用下经出液口、尾端管、冲洗主管、负压管口、负压引流管排除,整体椎间盘冲洗器置入过程操作方便,对于部分尚存在连接的残余组织达到有效冲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体为端部边缘呈弧形的勺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勺状体在刮除残余组织时,能够减小对内部组织的摩擦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管口与刮体同侧设置,且负压管口倾斜指向冲洗主管远离尾端管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管口倾斜设置既能够降低负压引流管对刮体控制的干扰,同时又能降低负压引流的压力值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主管靠近注液管口的端部设有调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调向片能够灵活控制刮体操作位置与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向片设有供注射器插入的固定筒,固定筒与注液管口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5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作辊辊面限位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常压电磁蒸汽发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