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孔径覆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7340.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汪泽辉;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径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孔径覆膜支架。该变孔径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滤膜,支架本体按照血流的方向包括近端部和远端部以及位于近端部和远端部之间的中部,近端部用于安装至颈总动脉,中部用于与颈外动脉的入口相对,远端部用于安装至颈内动脉。滤膜与支架本体连接,滤膜包括近孔径段和远孔径段以及位于近孔径段与远孔径段之间的中间孔径段。近孔径段覆盖在近端部上,远孔径段覆盖在远端部上,中间孔径段覆盖在中部上,且中间孔径段的孔面积大于近孔径段以及远孔径段的孔面积,从而能够防止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上的斑块脱落并且流向血管的下游,且能够使得血液正常进入颈外动脉。本实用新型的变孔径覆膜支架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孔径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原因,其中,25%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
颈动脉分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呈Y型分叉结构,颈总动脉血流在分叉处分别流入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中,颈内动脉的血液主要流向大脑,颈外动脉的血液主要供应面部器官。
目前常见的颈动脉支架有裸支架和覆膜支架。颈动脉支架放置到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之后,颈动脉支架扩张,从而将狭窄的血管撑开,使得颈动脉恢复正常供血。
现有的裸支架通常为激光切割或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筒状结构,裸支架的网孔较大,当裸支架释放在颈动脉狭窄部位时,支架杆容易对斑块产生切割作用,造成斑块破碎脱落,脱落的碎斑块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进而堵塞脑血管,造成中风,甚至死亡。
现有的覆膜支架安装至颈动脉的Y型分叉结构处,覆膜支架的薄膜容易覆盖颈外动脉的入口,造成颈外动脉缺血,影响面部器官的供血。
综上所述,现有的颈动脉支架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孔径覆膜支架,以解决现有的颈动脉支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孔径覆膜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按照血流的方向包括近端部和远端部以及位于所述近端部和所述远端部之间的中部,所述近端部用于安装至颈总动脉,所述中部用于与颈外动脉的入口相对,所述远端部用于安装至颈内动脉;
滤膜,所述滤膜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滤膜包括近孔径段和远孔径段以及位于所述近孔径段和所述远孔径段之间的中间孔径段;所述近孔径段覆盖在所述近端部上,所述远孔径段覆盖在所述远端部上,所述中间孔径段覆盖在所述中部上,且所述中间孔径段的孔面积大于所述近孔径段以及所述远孔径段的孔面积。
优选地,在上述的变孔径覆膜支架中,所述近孔径段和所述远孔径段的孔径为10μm-200μm,所述中间孔径段的孔径为50μm-1000μm。
优选地,在上述的变孔径覆膜支架中,所述近孔径段和所述远孔径段的孔径为50μm-200μm,所述中间孔径段的孔径为100μm-800μm。
优选地,在上述的变孔径覆膜支架中,所述支架本体上安装有显影件。
优选地,在上述的变孔径覆膜支架中,所述显影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显影件安装在所述中部与所述近端部的交界处和/或至少两个所述显影件安装在所述中部与所述远端部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7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有轨小车的物料处理系统
- 下一篇:高频超声诊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