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7417.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1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安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污水 回收 再利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一侧通过锁扣与箱体的顶部扣接,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该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通过吸污泵、吸污管和第一排污管的共同作用,可以将堆积在沉淀室底部的颗粒杂质,直接吸出箱体,通过滑槽、滑块、固定柱和箱盖的设置,可以将活性炭吸附箱,从箱体内取出,对其内部的活性炭进行更换,从而维持其良好的吸附效果,通过沉淀室、过滤室、吸附室和流动室的共同作用,可以对污水进行多次处理,从而使得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建筑物节能的要求日趋严格,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并且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杂质,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污水在排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以便清除污水中的颗粒杂质,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其大多数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在建筑工地上使用时,不方便对其进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便于移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一侧通过锁扣与箱体的顶部扣接,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一侧与箱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隔板、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将箱体分为沉淀室、过滤室、吸附室和流动室,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与沉淀室连通,所述箱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吸污泵,所述吸污泵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排污管,所述吸污泵的另一侧连通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与沉淀室连通,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与流动室连通。
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箱体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搅拌杆在转动板上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室的内壁上连通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的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相对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滑块,四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性炭吸附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均匀的分布在箱体的底部四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吸污泵和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建筑污水用回收再利用设备,通过吸污泵、吸污管和第一排污管的共同作用,可以将堆积在沉淀室底部的颗粒杂质,直接吸出箱体,通过活性炭吸附箱的设置,可以对吸附室内水流含有的杂质进行吸附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安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安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7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