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7497.8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3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伟;闫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2 | 分类号: | G01F15/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高锡明;李羡民 |
地址: | 1363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氮气分管道、氮气主管道和氮气罐;流量计包括压差变送器、正压测量管、负压测量管和测量管;正压测量管和负压测量管分别与测量管连通;氮气罐连通氮气主管道;氮气分管道为两个,氮气主管道通过两个氮气分管道分别与正压测量管和负压测量管连通;与正压测量管连通的氮气分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与负压测量管连通的氮气分管道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正压测量管与氮气分管道连通处与压差变送器之间的正压测量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负压测量管与氮气分管道连通处与压差变送器之间的负压测量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清洁效率高、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清洁装置,尤其是一种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巴类流量计(威缔巴、迪尔巴、威力巴、蒂尔塔巴等)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的特点,很多钢厂在测量管道中的高炉煤气或转炉煤气的流量时,会选用这类流量计进行测量。但是,由于这类流量计在测量杆上分布的测量孔直径较小,所以这类流量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测量孔经常会被测量介质(高炉煤气或转炉煤气)里的灰尘及杂物堵塞,导致使用中的巴类流量计测量不准或失灵,进而影响生产工艺中的各类控制,如煤气锅炉的煤气使用量合理调整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的巴类流量计一旦出现失灵或不准确时,检修人员要马上对这些流量计进行拆卸、疏通。但是拆卸、疏通会用时很长,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并且检修人员在拆卸过程中存在煤气中毒的隐患;而且一些流量计安装在距离地面十几米高的管道上,检修人员还存在高空作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疏通测量孔的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氮气分管道、氮气主管道和氮气罐;所述流量计包括压差变送器、正压测量管、负压测量管和测量管;所述正压测量管和负压测量管分别与测量管连通;所述氮气罐连通氮气主管道;所述氮气分管道为两个,所述氮气主管道通过两个氮气分管道分别与正压测量管和负压测量管连通;所述与正压测量管连通的氮气分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与负压测量管连通的氮气分管道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正压测量管与氮气分管道连通处与压差变送器之间的正压测量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负压测量管与氮气分管道连通处与压差变送器之间的负压测量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上述的一种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所述氮气分管道与正压测量管和负压测量管的连通端分别设有螺旋喷头。
上述的一种流量计的防堵清洁装置,增设有CPU、第一三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第二三极管、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和第一继电器常闭控制触点;所述CPU的P2.0接口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一继电器后与电源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后接地;所述CPU的P2.1接口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继电器后与电源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控制触点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常闭控制触点、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后接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氮气罐、氮气主管道、和氮气分管道来对流量计内输入氮气,以便在不拆卸流量计的情况下疏通流量计,提高了清洁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氮气分管道上设置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流量计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关闭,防止氮气进入流量计,保证流量计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正压测量管上设置第一控制阀,在负压测量管上设置第二控制阀,对流量计进行疏通工作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保证输入的氮气只向下对测量管进行疏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效率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7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媒体管理编辑用辅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