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7833.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炜;李胜;杜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阆中优果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大棚 种植 火龙果 套种 凤梨 高产 栽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固定在盆体底部的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所述第二固定管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管上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第一固定管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套管,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此设计的结构在浇水时水分不会直接漏出,水会积在盆体中,浇水后过给根系一定的时间吸水,再旋转套管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即可使多余的水分漏出,故相较于常规的盆体具有土壤保水,根系充分吸水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
背景技术
火龙果属于攀爬类仙人掌植物,需采用栽培架进行固定,植株需附着在栽培架上顺势生长,才能形成良好的生长势。火龙果栽培架的搭建需要充分考虑成本、实用性、搭建难易度。现有火龙果栽培架主要分为柱式栽培架和排式栽培架两种。
火龙果可适应多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为提高火龙果的产量,有越来越多的果农采用盆栽的方式种植,盆栽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适合火龙果生长的土壤,但是常规的花盆往往只在盆底开几个孔用于排水,这样在浇水时水会很快从底部漏出,根系还没有将水充分吸收,造成水分的流失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固定在盆体底部的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所述第二固定管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所述排水部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固定连接在盆体的内侧下端面,并且贯穿盆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上端贯穿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底部与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外侧具有多个第一通孔;
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一固定管的外侧,并且套管的外侧具有多个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高度不小于盆体的深度,所述盆体中盛放有栽培土壤,所述套管的长度不小于栽培土壤的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与第一固定管滑动连接,并且套管的顶部具有环形的凸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环体设有至少一个,并且环体上具有多个弧形结构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绕环体环形均匀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栽培架设置有盆体,盆体中盛放有栽培土壤,盆体中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上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第一固定管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套管,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此设计的结构在浇水时水分不会直接漏出,水会积在盆体中,浇水后过给根系一定的时间吸水,再旋转套管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即可使多余的水分漏出,故相较于常规的盆体具有土壤保水,根系充分吸水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阆中优果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阆中优果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7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弧焊机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机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