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3801.X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任勇超;王剑波;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因泰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点 激光雷达 测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包括:前壳、后壳、密封圈、导热垫和单点激光雷达机芯,其中:前壳为内部带有两孔槽的方形结构,两孔槽中间设置有金属钳件,两孔槽分别对应发射和接收位置,前端面板表面经过镜面处理以透过发射和接收光;所述后壳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底部设置有粘贴导热垫的方形台阶,两侧开设有对外机械安装螺纹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结构使用前壳为注塑工艺的整体结构,发射和接收窗口位置通过使用镜面工艺保证透过率,不使用粘接窗口片的形式,保证了结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后壳铸铝结构使用导热垫将机芯热量传输到后壳,以热传导的方式传导到外部机械结构件,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测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装置是一种基于TOF时间飞行原理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能够用于定高,限位,避障,预警,广泛应用于AGV导航避障,无人机定高,自动化厂房安全监测等,其用途广泛,相比超声波测距、毫米波雷达测距装置,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精度高,测距速度快,响应时间短。
目前使用的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体积越来越小,使用的前后壳多为铝合金结构,其中前壳的发射和接收窗口片使用玻璃粘接的方法,由于受到高低温、振动冲击等使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粘接的窗口玻璃有脱落的风险,并且通过粘接的工艺很难保证密封性,同时粘接过程耗时耗力。由于激光雷达在非常高的测距频率工作过程中有大量的热能散发,因此单点激光测距雷达不仅要求体积小同时需要解决散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通过导热垫和后壳接触进行散热的一种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包括:前壳、后壳、密封圈、导热垫和单点激光雷达机芯,其中:
所述前壳为内部带有两孔槽的方形结构,两孔槽中间设置有金属钳件,两孔槽分别对应发射和接收位置,前端面板表面经过镜面处理以透过发射和接收光;
所述后壳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底部设置有粘贴导热垫的方形台阶,材质为铝合金,两侧开设有对外机械安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单点激光雷达机芯通过螺钉安装在前壳上,密封圈安装在前壳外圈的密封槽内,导热垫粘接在后壳的底部,机芯后部的发热主芯片和导热垫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为PMMA和PC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面板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为铝合金中空的方形结构。
所述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通过前壳使用注塑生产工艺,后壳使用铸铝工艺,前后壳保证一体成型,中间使用安装密封条密封,前壳内部注塑时有金属钳件用于隔离发射和接收光避免发射接收之间产生串扰,该结构保证组装便捷,同时拥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密封性。
技术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结构使用前壳为注塑工艺的整体结构,发射和接收窗口位置通过使用镜面工艺保证透过率,不使用粘接窗口片的形式,组装起来简便快捷,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后壳铸铝结构同时使用导热垫将机芯高频率工作产生热量传输到后壳,后壳的两侧开的安装螺纹孔,将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导到外部连接的机械结构件,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的前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点激光雷达测距装置的后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因泰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因泰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3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一维扫描激光雷达光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车坐垫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