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6183.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质彬;刘冰;刘霖;林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12 | 分类号: | D05B69/12;D05B69/30;D05B29/02;D05B69/2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章赛丹 |
地址: | 317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中抬压脚 调节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凸轮,本驱动装置还包括一根轴、相邻套设在该轴上的摆杆和传动件,凸轮通过摆杆传动驱动抬压脚机构,所述的传动件呈筒状,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的凸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针距调节机构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二。本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在缝纫机内设有多个机构,通过各机构运动之间的合理配合及循环工作,将缝料缝合起来。在传统缝纫机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纯机械结构配合上使用者的手动操作实现控制,因此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且效率很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曾公开过专利申请号为201921700559.X的一种由三个步进电机控制的缝纫机,它包括有倒缝装置、压脚装置和剪线装置,倒缝装置具有倒缝步进电机,压脚装置具有压脚步进电机,剪线装置具有剪线步进电机,倒缝装置由倒缝步进电机控制,压脚装置由压脚步进电机控制以及剪线装置由剪线步进电机控制。通过三个步进电机的使用,实现了缝纫机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三个步进电机分别驱动意味着还需要相应地设置三套传动机构,这不仅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变得很高、结构复杂,同时会占用缝纫机内部很大的空间,导致各零部件之间拥挤不易散热且容易出现机构干涉问题而导致可靠性不足。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采用一个电机驱动多个机构的方式,以抬压脚与针距调节为例,在单个电机的转轴上分别固定凸轮/曲柄与针距调节凸轮/曲柄,利用凸轮/曲柄来驱动抬压脚机构,利用针距调节凸轮/曲柄来驱动针距调节机构,并且将凸轮/曲柄与针距调节凸轮/曲柄所工作的位置在电机转轴转动的角度内错开以避免机构之间出现干涉。这种方式下,为了能够固定凸轮/曲柄以及针距调调节凸轮/曲柄,往往需要将电机的转轴加长或是配合一些联轴器使用,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可能因为轴向长度变长而导致两凸轮/曲柄之间的同轴度变差,从而影响到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解决了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缝纫机中抬压脚与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本驱动装置还包括一根轴、相邻套设在该轴上的摆杆和传动件,凸轮通过摆杆传动驱动抬压脚机构,所述的传动件呈筒状,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的凸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针距调节机构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二。
缝纫机具有与抬压脚机构与针距调节机构,通过摆杆的设置使得凸轮与抬压脚机构能建立传动,当电机转动时能通过凸轮与摆杆的传动驱动抬压脚机构,从而执行抬压脚动作。通过传动件的设置使得凸轮与针距调节机构能建立传动,当电机转动时通过传动机构一带动传动件一转动,传动件一再通过传动机构二驱动针距调节机构,从而执行针距调节动作。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驱动装置仅通过一个电机与一个凸轮便可驱动抬压脚机构与针距调节机构进行工作,很好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摆杆与传动件是套设在同一根轴上意味着省略了多余的需要对摆杆或传动件进行定位的结构,再结合上两者相邻设置后再与凸轮形成传动关系,因此使得整体结构变得比较紧凑。而且,传动件是呈筒状的,它具有一定的长度,这样能够拉开抬压脚机构与针距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因结构变紧凑而引起的抬压脚机构与针距调节机构干涉的问题,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6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捆作业机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调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