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电弓升降弓时间的测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6407.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7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宇;郭英强;刘健;王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B11/02;G01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电弓 升降 时间 测试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受电弓升降弓时间的测试机构,其包括压力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和计时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气动装置的压力接口处是否发生压力变化,压力接口与受电弓的升弓管路连通;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受电弓是否达到预设高度;计时装置用于记录压力接口处发生压力变化至受电弓达到预设高度之间的时长。该测试机构能够准确测量受电弓升降弓时间,保证测量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电弓升降弓时间的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升降弓时间指当气缸中通以额定气压时,由降弓位升到最高工作高度和由最高工作高度落至降弓位所需时间,时间计算起点应为气动装置的压力接口处的受电弓阀(在额定压力下)得失压瞬间。若升弓时间大于设计值,则可能导致升弓过程中产生拉弧放电现象,原因是升弓时间过大,受电弓接近接触网过程中,速度过慢,接触网高压带电,会击穿空气,与受电弓发生拉弧现象,若升弓时间过小,会对接触网造成冲击,若降弓时间小于设计值,则可能对受电弓底架造成冲击,若降弓时间大于设计值,则可能导致下降过程中与接触网发生拉弧放电现象。因此,准确测得受电弓的升降弓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受电弓的升降弓时间进行测量时,是通过观察受电弓上升或下降动作后开始计时,此种方法测量无法估算出得失压的瞬间,只能观察受电弓动作后开始测试,测试结果精准度低。
因此,如何准确测量受电弓升降弓时间,保证测量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电弓升降弓时间的测试机构,能够准确测量受电弓升降弓时间,保证测量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受电弓升降弓时间的测试机构,其包括压力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和计时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气动装置的压力接口处是否发生压力变化,所述压力接口与受电弓的升弓管路连通;所述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受电弓是否达到预设高度;所述计时装置用于记录所述压力接口处发生压力变化至所述受电弓达到所述预设高度之间的时长。
升弓时,在气动装置通过升弓管路供气使得受电弓在升起的一瞬间,压力检测装置即可检测出压力接口处的压力发生变化,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当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受电弓上升至预设高度时,计时停止,该计时装置所记录的时长为即升弓时间。降弓时,气动装置停止供气,压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压力接口处的压力发生变化,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当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受电弓下降至预设高度时,计时停止,该计时装置所记录的时长即降弓时间。
也就是说,计时装置是在气动装置的压力接口处的压力发生变化的一瞬间(即得失压瞬间)开始,到受电弓升降至预设高度(包括弓升位(最高点)和降弓位(最低点))后截止,起止时间并非完全通过检测受电弓位移变化计算,从而能够提高受电弓升降弓时间的测试准确性。并且该测试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同时便于拆装和进行测试操作。
优选地,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压力接口、所述升弓管路以及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气管和设于所述气管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气管的一端封堵,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气管内的压力变化。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气管远离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并封堵所述气管。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计时装置连接,并可接收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压力变化信息、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发送的受电弓位置信息以及计时装置发送的时间信息。
优选地,所述计时装置集成于所述控制装置内。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压力变化信息、所述受电弓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时间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6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织带机的电磁控制开口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速织带机的无折痕卷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