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多肽合成或裂解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6635.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侯丽强;胡美军;郁东辉;章奇鸽;王寅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J19/00;B01J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扬扬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肽 合成 裂解 反应 | ||
公开了用于多肽合成或裂解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1)釜体;(2)位于所述釜体上部并延伸至所述釜体内部的搅拌装置;(3)位于所述釜体上部的液体进料口、固体进料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惰性气体出口;(4)位于所述釜体底部的液体出料口和导液槽,所述液体出料口位于所述导液槽的最低点;(5)位于所述导液槽上方的过滤装置;(6)贯穿所述釜体底部和所述过滤装置的固体出料口;和(7)设置于所述固体出料口的放料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肽合成或裂解的反应釜,该装置可实现反应釜固体、液体出料口分离,而无需为了固体出料拆卸反应釜底座,并可实现反应全过程惰性气体保护。
背景技术
多肽固相合成法是蛋白质研究和生产领域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常规的多肽固相合成法包括:树脂作为不溶性的固相载体,首先将一个氨基被封闭基团保护的氨基酸共价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在20%哌啶/DMF的作用下,脱掉氨基的保护基。然后氨基被封闭的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通过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活化,羧基被DIC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再与已接在固相载体的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肽键,这样在固相载体上就生成了一个带有保护基的二肽。重复上述肽键形成反应,使肽链从C端向N端生长,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肽链长度。最后脱去保护基,用三氟乙酸裂解肽链和固相载体之间的酯键,同时裂解侧链保护基得到了合成好的多肽粗品。
用于多肽固相合成法的传统反应釜有以下缺陷:
-未能实现反应釜固体、液体口分离,固体出料是通过拆卸反应釜底座进行出料,容易造成物料洒落损失和异物引入风险;
-未能解决反应釜密闭投料问题,投料需佩戴个人防护PPE进行敞开操作;反应釜内容易混入空气存在安全风险;
-未能解决反应全过程惰性气体保护问题;
-现有软件控制系统和设备硬件配置不能实现反应釜气密性检查和监控;
-不能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人为影响因素给生产带来潜在的失败风险。
海南建邦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肽固相合成的多肽合成仪,但其无惰性气体保护模式,反应釜气密性差,溶剂易挥发出来造成生产环境气味大,空气容易进釜易造成安全风险,并且固体出料需拆卸反应釜底座,产品暴露操作,溶剂味道大,产品也容易洒落损失和有异物引入风险。
中国专利CN205627928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反应釜,其在过滤装置上设置有支筒,并通过旋动上展阀的手轮抵靠支筒向上移动而带动过滤装置向上移动而实现固液分离。但是,在该反应釜中固体液体都是通过上展阀出料,未实现反应釜固体、液体口分离,容易发生混合污染,并且也无法实现同时分离固体和液体。
显然本领域仍需要寻找一种用于多肽合成或裂解的反应釜,它可以实现固液分离而无需手动拆卸反应釜底座,同时可实现反应全过程惰性气体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多肽合成或裂解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
(1)釜体;
(2)位于所述釜体上部并延伸至所述釜体内部的搅拌装置;
(3)位于所述釜体上部的液体进料口、固体进料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惰性气体出口;
(4)位于所述釜体底部的液体出料口和导液槽,所述液体出料口位于所述导液槽的最低点;
(5)位于所述导液槽上方的过滤装置;
(6)贯穿所述釜体底部和所述过滤装置的固体出料口;和
(7)设置于所述固体出料口的放料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6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重合闸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透气性高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