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线器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6889.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7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承鑫;张炳森;付长正;卢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04;B65H54/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1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线 导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线器导向机构,包括支座、轮轴、导向轮和挡块,所述轮轴固定于支座,所述导向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轮轴,所述导向轮的圆周面设有轮槽,所述挡块通过连杆连接于轮轴或支座,所述挡块位于轮槽处。通过轮槽与钢线接触,接触面积大于传统的钢线与双导线柱的结构,因此钢线与轮槽之间能够形成足够使导向轮转动的摩擦力,避免钢线与轮槽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从而减少钢线和轮槽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其导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轮槽处设置的挡块可避免钢线换向时跳出轮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线器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光杆排线器导向机构主要由两根排线柱和底部支撑柱组成,但由于钢丝经过排线器导向机构时,与排线柱的接触面积小,接触位置形成的摩擦力无法带动排线柱旋转,钢丝与排线柱形成滑动摩擦,对钢丝和排线柱磨损变大而影响钢丝表面质量,且排线柱只使用了靠近底部支撑柱部分,中间一截未使用而减少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且排线柱加工困难,不易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线器导向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排线柱的结构存在的钢丝和排线柱易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线器导向机构,包括支座、轮轴、导向轮和挡块,所述轮轴固定于支座,所述导向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轮轴,所述导向轮的圆周面设有轮槽,所述挡块通过连杆连接于轮轴或支座,所述挡块位于轮槽处。
其中,所述导向轮的材质为尼龙。
其中,还包括光杆和方架,所述光杆的轴线平行于导向轮的轴线,所述方架活动连接于光杆,所述支座固定于光杆。
其中,所述挡块位于导向轮的上方。
其中,所述轮槽的截面为梯形。
其中,所述导向轮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线器导向机构中,通过设计具有轮槽的导向轮,并在轮槽处设置挡块,代替传统排线器导向机构中的双导线柱和支撑柱的结构,通过轮槽与钢线接触,接触面积大于传统的钢线与双导线柱的结构,因此钢线与轮槽之间能够形成足够使导向轮转动的摩擦力,避免钢线与轮槽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从而减少钢线和轮槽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其导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轮槽处设置的挡块可避免钢线换向时跳出轮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排线器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支座;2、轮轴;3、导向轮;31、轮槽;4、挡块;41、连杆;5、光杆;6、方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线器导向机构,包括支座1、轮轴2、导向轮3和挡块4,所述轮轴2固定于支座1,所述导向轮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轮轴2,所述导向轮3的圆周面设有轮槽31,所述挡块4通过连杆41连接于轮轴2或支座1,所述挡块4位于轮槽31处。
上述排线器导向机构中,通过设计具有轮槽31的导向轮3,并在轮槽31处设置挡块4,代替传统排线器导向机构中的双导线柱和支撑柱的结构,通过轮槽31与钢线接触,接触面积大于传统的钢线与双导线柱的结构,因此钢线与轮槽31之间能够形成足够使导向轮3转动的摩擦力,避免钢线与轮槽31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从而减少钢线和轮槽31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其导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轮槽31处设置的挡块4可避免钢线换向时跳出轮槽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6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