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叉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7229.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2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绿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7/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武支才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丽水市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工装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叉工装夹具,包括:夹具固定座,用于放置焊接叉并对焊接叉的轴端部进行定位;压紧块,该压紧块能作用于焊接叉的叉臂端部,以将焊接叉压紧在夹具固定座上;还包括中心孔检测组件,中心孔检测组件包括检测针以及识别装置,检测针沿自身轴向活动地设置在压紧块上,检测针的第一端朝向焊接叉的叉臂端部,并能够伸入到焊接叉已加工完成的中心孔中,识别装置设于所述的压紧块上,能对检测针的第一端是否伸入到上述中心孔中的状态进行识别。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焊接叉工件的中心孔的检测工序,一次装夹便可实现对焊接叉工件的加工过程及中心孔的检测过程,其有效缩短了焊接叉的加工周期,提高了焊接叉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叉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焊接叉工件是汽车常用的传动配件。焊接叉主要是由上部为U型叉体、以及下部的连接柱构成,U型叉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状叉臂,两叉臂的上端部开设有横向通孔(耳孔),用于固定十字轴总成。焊接叉通常需要机床在其横向通孔位置加工卡簧槽以及在U型叉体的中部加工中心孔。现有的机床在对焊接叉进行加工过程中,其加工工装通常采用轴肩或涨套定位,造成安装不便,定位不准,加工精度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320574190.9(授权公开号为CN2034598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叉及轴叉两耳孔卡簧槽加工的工装夹具》,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工件定位块,两个工件定位块分别为第一V型座和第二V型座,第二V型座用于定位工件耳孔端,第一V型座用于定位工件另一端,第二V型座的上方设有配合第二V型座的上压块,第一V型座和第二V型座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长度相配合,上压块的宽度小于工件两耳孔之间的距离,该工装夹具还包括穿过工件两耳孔的芯轴,芯轴长度与工件两耳孔之间的距离相配合,上压块顶压芯轴中部。该工装夹具装夹方便、定位准确可靠,可专门用于焊接叉及轴叉两耳孔卡簧槽的加工。
但,在焊接叉整个加工过程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U型叉体中部的中心孔是否已加工完成进行检测,这就需要对焊接叉进行重新装夹固定,以便进行中心孔的检测,不可避免地延长了焊接叉的加工周期,致使焊接叉的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焊接叉工装夹具,该焊接叉工装夹具在装夹过程中可实现对焊接叉的中心孔的检测,从而缩短了焊接叉的加工周期,提高了焊接叉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接叉工装夹具,包括:
夹具固定座,用于放置焊接叉并对焊接叉的轴端部进行定位;
压紧块,该压紧块能作用于焊接叉的叉臂端部,以将焊接叉压紧在所述的夹具固定座上;
还包括中心孔检测组件,中心孔检测组件包括检测针以及识别装置,所述检测针沿自身轴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压紧块上,所述检测针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焊接叉的叉臂端部,并能够伸入到焊接叉已加工完成的中心孔中,所述识别装置设于所述的压紧块上,能对所述检测针的第一端是否伸入到上述中心孔中的状态进行识别。
为了对焊接叉的叉臂端部进行更好的施压,增加焊接叉夹持的牢靠性,还包括辅助芯棒,该辅助芯棒对应穿设在焊接叉叉臂端部的两个耳孔中,所述压紧块作用于所述辅助芯棒从而将焊接叉压紧在所述的夹具固定座上,所述辅助芯棒上对应于所述检测针的第一端具有供检测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压紧块位于所述夹具固定座的上方,从而将所述焊接叉自上而下压紧在所述的夹具固定座上,所述压紧块上具有竖向设置的活动孔,所述检测针沿自身轴向活动约束在该活动孔中,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具有下移趋势。在压紧块抬起时,检测针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因而,不用额外设置复位装置,简化了压紧块的结构,节省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7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