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针刺伤胰岛素针头拆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7945.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7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蓝雪;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24600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胰岛素 针头 拆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针刺伤胰岛素针头拆卸器,包括壳体、按压板和连接板,壳体内部设有放置槽,壳体两侧均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按压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固定套接有套板,套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部,按压板偏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中并与限位板固定连接,T型杆底端贯穿壳体顶端并活动套接在放置槽中,通过设置壳体以及壳体中的放置槽套在针头外,并通过按压按压板带动U型卡板卡在针头底端,可以稳固住针头并拔出,过程中针头位于放置槽中不与人体接触,从而达到防刺伤的效果,解决了拆卸针头式容易刺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针刺伤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针刺伤胰岛素针头拆卸器。
背景技术
徒手卸除胰岛素针头容易造成针刺伤,对于年纪稍大或存在视力障碍的患者,针刺伤的可能性更是增大,同时,在医务人员回套针头时也存在针刺伤的可能性,因此提出一种防针刺伤胰岛素针头拆卸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防针刺伤胰岛素针头拆卸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针刺伤胰岛素针头拆卸器,包括壳体、按压板和连接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壳体两侧均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按压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贯穿第一凹槽并延伸至放置槽中与U型卡板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偏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中并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顶端,所述连接板底端与T型杆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底端贯穿壳体顶端并活动套接在放置槽中。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按压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活动连接在壳体两侧,所述按压板外侧设有多个防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接在第一连接杆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套板的外圈直径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卡接在第二凹槽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壳体以及壳体中的放置槽套在针头外,并通过按压按压板带动U型卡板卡在针头底端,可以稳固住针头并拔出,过程中针头位于放置槽中不与人体接触,从而达到防刺伤的效果,解决了拆卸针头式容易刺伤的问题。
2、通过设置T型杆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自动回复,可以将针头推出放置槽,解决了拔出针头后针头容易卡在放置槽中不易取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放置槽、3按压板、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限位板、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 U型卡板、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防滑块、13连接板、14 T型杆、15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立医院,未经安庆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7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