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手部及手指恢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8590.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娇妮;张冬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26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手指 恢复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手部及手指恢复训练器,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安装有展示架,且展示架为“C”型结构,所述展示架上靠近开口的一侧垂直连接在台面的表面,且展示架远离开口处的一侧内壁上分别垂直连接有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所述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远离展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台面上,且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上均安装有手戳环,所述撑力杆一上安装有定位环,且定位环内设置有撑力球,所述撑力球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张力杆。该种神经内科手部及手指恢复训练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可针对不同训练方式进行手部及手指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防止痉挛和僵硬,拉力训练可以通过手指置入拉力杆进行牵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手部及手指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医疗实践中,对于手指部位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病人,在其康复的后期,需要不断的对手指部位进行康复力量训练,在医疗领域,常有患者、病人的手指受伤后不能及时康复,需要通过康复训练促进手指康复。现有的手指训练装置结构复杂,但功能单一,患者很难长时间坚持锻炼,锻炼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神经内科手部及手指恢复训练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手部及手指恢复训练器,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安装有展示架,且展示架为“C”型结构,所述展示架上靠近开口的一侧垂直连接在台面的表面,且展示架远离开口处的一侧内壁上分别垂直连接有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所述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远离展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台面上,且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上均安装有手戳环,所述撑力杆一上安装有定位环,且定位环内设置有撑力球,所述撑力球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张力杆,且张力杆活动穿过定位环,并固定连接有手指插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戳环内设置有手戳板,且手戳板的表面通过多个张力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手戳环的内壁上,所述张力弹簧呈环形阵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戳板为圆形结构,且手戳板的表面开设有椭圆形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硅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指插环与张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手指插环沿撑力杆一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力杆二的表面套设有握力套,且握力套为气囊,所述握力套的底部连接有气管,所述台面内安装有微型气泵,且气管穿过台面连接在微型气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力杆三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拉力杆,且拉力杆上开设有多个手指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基座,且基座分别垂直连接在台面的底部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戳环分别设置在撑力杆一、撑力杆二和撑力杆三上靠近展示架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8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型平面口罩机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用六轴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的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