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9764.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进贤;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楚天蕙兰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金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白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包括抱箍、探头、电缆和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抱箍内安装有多个探头,每个探头分别均通过电缆与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使用时,将抱箍固定在需要检测的树干上,通过抱箍内的探头可对经过抱箍的白蚁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的信息可发送到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上,对白蚁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对园林植物,尤其是大树、古树名木的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各地园林绿地白蚁危害逐渐增多。现阶段缺少一种专门对树干白蚁进行检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包括抱箍、探头、电缆和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所述抱箍内安装有多个所述探头,每个所述探头分别均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使用时,将抱箍固定在需要检测的树干上,通过抱箍内的探头可对经过抱箍的白蚁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的信息可发送到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上,对白蚁进行监测。
进一步:所述抱箍包括多块基板和多根弹簧,相邻两块所述基板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构成C形结构,每块所述基板内均设有所述探头,所述抱箍两端的所述基板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连接组件可将抱箍固定在需要检测的树干上或从树干上拆卸下来,同时通过伸缩弹簧可将抱箍固定在不同粗细的树干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块连接板、两根转轴和两个固定块,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两根所述转轴与所述抱箍一端的所述基板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安装在所述抱箍另一端的所述基板顶部和底部,两块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均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为T形结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将抱箍固定在树干上时,转动连接板使固定块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固定槽内,即可将抱箍固定在树干上,当需要将抱箍从树干上拆下时,转动连接板时固定块与固定槽分离,即可将抱箍从树干上拆下,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抱箍两端的所述基板外壁均设有把手。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可方便将抱箍掰开,从而可方便将抱箍固定在树干上或从树干上拆下。
进一步:所述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型号为CW-NMR。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抱箍;11、基板;12、弹簧;13、连接组件;131、连接板; 132、转轴;133、固定块;1331、固定槽;14、把手;2、探头;3、电缆; 4、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白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1、探头2、电缆3和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4;抱箍1内安装有多个探头 2,每个探头2分别均通过电缆3与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4电性连接,核磁共振分析仪主机4型号为CW-NM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楚天蕙兰白蚁防治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楚天蕙兰白蚁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9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电机轮
- 下一篇:一种镜检装置和妇科分泌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