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氢吸收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0006.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华;李京华;高士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普瑞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雷晕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化氢吸收釜,包括有用于盛装碱液的塔釜以及用于支撑塔釜的支撑腿,所述塔釜上设置有下插管,所述下插管的上部为气体进入口,下插管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喷淋头,下插管的下部伸入到塔釜内且管壁钻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硫化氢与碱液直接接触导致液击现象而产生大量噪声,且大大提高了硫化氢的吸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性气体吸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氢吸收釜。
背景技术
硫化氢作为吩噻嗪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传统的硫化氢吸收方式多采用鼓泡吸收,存在噪声大、吸收效率无法达到99%以上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9208146230的一种硫化氢吸收装置,其说明书中公开了“硫化氢气体由硫化氢输送管道通入至反应釜内,并与反应釜内的碱液发生中和反应,大部分的硫化氢气体会被吸收,但有少量的硫化氢气体会从碱液中释放;循环泵将反应釜内的碱液提升,再通过喷淋管道出水弯头喷洒在填料层上,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将在填料层处进行二次吸收”,由于该硫化氢气体是直接与反应釜内的碱液接触的,在接触的过程中会导致液击而产生大量振动响声;另外,由于硫化氢气体与碱液的接触面积过小,当源源不断的气体涌入到反应釜内时,会导致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存在于反应釜的上部空间,不易将其吸收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化氢吸收釜,能够避免硫化氢与碱液直接接触导致液击而产生大量噪声,且大大提高了硫化氢的吸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化氢吸收釜,包括有用于盛装碱液的塔釜以及用于支撑塔釜的支撑腿,所述塔釜上设置有下插管,所述下插管的上部为气体进入口,下插管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喷淋头,下插管的下部伸入到塔釜内且管壁钻孔。
进一步,所述塔釜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孔板,所述孔板靠近塔釜的底部布置。
进一步,还包括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通过循环泵与塔釜连接,喷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喷淋头。
进一步,所述喷淋头的一端具有内丝接头,喷淋头通过内丝接头与喷淋管道螺纹连接,喷淋头的另一端伸入到下插管内并朝下布置。
进一步,所述下插管上设置有环形的盘管,所述盘管位于塔釜内,盘管的内表面与下插管的外表面贴合。
进一步,所述盘管具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和出口延伸至塔釜的外壁。
进一步,所述塔釜上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塔釜内设置有水平管道支撑,所述水平管道支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对应的与下插管、塔釜贴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硫化氢气体经下插管输送到塔釜内,在此过程中,喷淋头将碱液喷洒到下插管内与硫化氢接触并充分反应,少量未充分反应的气体通过下插管上的孔进入到塔釜内的碱液中继续进行反应直至完全吸收。由于位于下插管上的孔使硫化氢气体能够与经过切割分散的碱液进行接触反应,避免硫化氢与碱液直接接触导致液击而产生大量噪声,提高了硫化氢的吸收率。另外,由于下插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当该吸收釜停电后,硫化氢气体仍能通过下插管进入到碱液内并与碱液发生反应,避免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塔釜;2.支撑腿;3.下插管;4.喷淋头;5.孔板;6.喷淋管道;7.循环泵;8.盘管;9.水平管道支撑。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普瑞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普瑞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0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