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0010.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5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荣;张乐文;孙鹏帅;庞涛;汤玉泉;夏滑;吴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气路多 气体 监测 吸收 | ||
1.一种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壳体(2),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若干组多次反射池,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2)内,每组所述多次反射池包括一片反射镜一(5)和一片反射镜二(10),其中,所述反射镜二(10)上设有进光孔和出光孔,
若干光纤法兰头(9),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2)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多次反射池一端外侧,用于与激光器或光电探测器光纤连接,
入射光纤(3),所述入射光纤(3)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光孔和所述光纤法兰头(9)连接,以及
射出光纤,所述射出光纤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光孔和所述光纤法兰头(9)连接,
其中,不同组多次反射池中所述反射镜一(5)和所述反射镜二(10)上涂覆不同的涂层,以实现多气体监测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反射池共设有六组,且六组所述多次反射池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一(5)与所述反射镜二(10)之间设有用于固定两者的连接柱(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一(5)的中部和所述反射镜二(10)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6)匹配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2)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柱(6)的橡胶垫(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2)出气口处设有出气阀(1),所述密封壳体(2)进气口处设有和进气阀(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2)内设有隔离密封板(8),所述隔离密封板(8)将所述密封壳体(2)分割成隔离腔和密闭的气体吸收腔,其中,所述多次反射池位于所述气体吸收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纤(3)和所述射出光纤贯穿所述隔离密封板(8)并与其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00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防护服
- 下一篇:用于车载设备的北斗导航信号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