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1960.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道合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10 | 分类号: | H01H37/10;H01H37/52;H01H37/34;H01H37/02;H01H37/04;H01H1/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温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包括瓷芯柱,上部接线片、中部接线片、下部接线片间隔设置在瓷芯柱上,所述瓷芯柱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与下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双金属片由瓷芯柱及铆钉传导热源的温度,通过串联的发热片对双金属片进行热补偿,有效降低温控器的温升滞后性,提高精确度和灵敏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温控器一般包括电子式温控器、液压式温控器以及采用记忆金属温控器,其中以记忆金属为感温驱动元件的温控器,一般包括双金属动作片、接电片、弹性触片和安装杆,双金属动作片接收的温升导致其形变突跳,带动与其联动的弹性触片切断与接电片的电连接,双金属动作片的温度下降后恢复初始形态,从而使弹性触片重新接通与接电片的电路连接。
这种温控器在工作中其双金属动作片与发热源没有直接接触,发热源的温度变化通过导热部件实现与双金属动作片的温度传导,这样就导致了发热源与双金属动作片的温升存在异步,双金属动作片的临界触发时点始终存在滞后性。为了降低触发滞后性以提高温控器的灵敏度,通常的做法是在温控器内增加热补偿元件,通过热补偿元件对双金属动作片提供额外的温升。但是热补偿元件的设置需要对其进行绝缘和隔热处理,这样就导致了温控器结构的复杂化和体积的增加。
同时当外部热源具有两种温度变化形式的,则需要温控器具有两种温度补偿形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瓷芯柱、上部接线片、中部接线片和下部接线片,上部接线片、中部接线片、下部接线片间隔设置在瓷芯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瓷芯柱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与下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发热片折弯呈扁平的U形结构且发热片的U形开口内夹设有云母片,发热片的两个端部与云母片一体固设于瓷芯柱上,且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感温动作机构包括上簧片、定触片和双金属片,上簧片的固定端与上部接线片一体固设于瓷芯柱上,定触片间隔设置在上簧片下方的瓷芯柱上,上簧片的活动端上设有与定触片配合的动触片,所述双金属片的固定端设于定触片下方的瓷芯柱上,双金属片的活动端与上簧片的活动端之间设有联动栓,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定触片和中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中部接线片与双金属片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双金属片和下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动触片横向设置在上簧片和定触片之间,动触片的一端与上簧片的活动端铆接呈一体,动触片的另一端设于定触片的上方且与其呈通断配合设置,上簧片的固定端上设有调压片,调压片的活动端与动触片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弹性簧片,瓷芯柱的上端横向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的调压端子抵触连接在调压片的活动端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瓷芯柱内穿设有铆钉,铆钉从上至下依次将压板、上簧片、上部接线片、定触片、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及云母片、中部接线片、双金属片、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及云母片、下部接线片串接呈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道合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道合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1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