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排气烟管及壁挂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2310.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余浩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5/06;F23L15/04;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烟管 壁挂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排气烟管及壁挂炉,此给排气烟管包括进气管以及排烟管组,排烟管组设置在进气管内,进气管的内壁与排烟管组外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排烟管组包括多条排烟管,各排烟管内形成排烟通道,相邻排烟管之间形成有夹缝,各排烟通道内的烟气将进气通道内的空气预热,新鲜空气进入进气通道,围绕并穿过排烟管组中的相邻排烟管之间的夹缝,使新鲜空气能与各排烟管外壁充分接触,排烟管组中的各排烟管内部含有大量热量的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加热新鲜空气,提升新鲜空气温度,并降低烟气温度,进一步提高热效率,且被高温烟气加热后的新鲜空气,能改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着火和燃烧过程,提升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壁挂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给排气烟管及壁挂炉。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采暖热水炉(简称壁挂炉)基本都是采用全密封强排同轴平衡式烟管。在设备风机的驱动下,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排出室外,同时将室外的空气吸进设备参与燃烧。传统的强排同轴平衡式烟管采用的是不锈钢光面圆管,无强化换热结构设计,高温烟气从烟管的内管排出室外,空气则从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形成的通道进入设备。高温烟气还含有较大的热量,传统烟管并不能很好的回收此高温烟气热量,直接排出室外,导致高温烟气的余热浪费,同时,在低温度空气与燃气混合进入燃烧时,燃烧效率低,容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烟气排放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高温烟气的余热直接浪费问题,对目前的传统烟管结构进行改善,尽可能回收更多的高温烟气的余热,提高换热效率。在申请号为2018219428132的中国专利中,采用的是带有散热翅片的排烟管,利用翅片增加换热,并采用折流板结构延长换热路程,翅片的换热横截面是与空气流向相对的,且折流板结构会直接影响空气的流速及流向出现突变现象,大大的增加了空气流通的阻力,并且排烟管管径较大,温度梯度现象,高温烟气中间部分余热无法很好的传递到散热翅片上与空气换热,所以换热效率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给排气烟管,能够预热空气,回收高温烟气热量,实现提高设备热效率,并且能够起到稳定、高效、低排放地进行燃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含此给排气烟管的壁挂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排气烟管,包括:进气管以及排烟管组,所述排烟管组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与所述排烟管组外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排烟管组包括多条排烟管,各所述排烟管内形成排烟通道,相邻所述排烟管之间形成有夹缝,各所述排烟通道内的烟气将所述进气通道内的空气预热。
有益效果:此给排气烟管,包括进气管以及排烟管组,排烟管组设置在进气管内,进气管的内壁与排烟管组外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排烟管组包括多条排烟管,各排烟管内形成排烟通道,相邻排烟管之间形成有夹缝,各排烟通道内的烟气将进气通道内的空气预热,新鲜空气进入进气通道,围绕并穿过排烟管组中的相邻排烟管之间的夹缝,使新鲜空气能与各排烟管外壁充分接触,排烟管组中的各排烟管内部含有大量热量的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加热新鲜空气,提升新鲜空气温度,并降低烟气温度,进一步提高热效率,且被高温烟气加热后的新鲜空气,能改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着火和燃烧过程,有稳定燃烧和强化燃烧作用,提升燃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给排气烟管,所述给排气烟管还包括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内,所述空气导流板沿所述排烟管组的外周壁的轴向螺旋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给排气烟管,所述排烟管组还包括两个端盖,两所述端盖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排烟管两端的端口与所述通孔密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给排气烟管,所述通孔按圆周方式排列设置在所述端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给排气烟管,所述进气管第一端为所述进气通道的出风口,所述进气管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进气管的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2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彩带的PET膜
- 下一篇:一种输液防拔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