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2382.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朴杜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10;H02J50/90;H02H5/00;G01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配电装置 搬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包括供电机构、取电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供电机构包括导线和支撑架,导线设置在支撑架上,取电机构与供电机构间隔设置,取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感应取电头,感应取电头和第一传感器均设置在固定座上,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第一传感器能够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一旦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第一传感器发出将导线断电的信号,在取电机构与导线发生接触之前供电即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取电机构摩擦通电导线而起火,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设备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物料的长距离配送,通常采用机器人对这类物料进行抓取、移动和卸载。若采用常规的供电方式,直接将输电线与机器人连接,会造成输电线的长度过长,输电线的收纳整理难度大,输电线很容易发生缠绕,被拖拽的输电线还可能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因而目前常采用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中的取电机构可从铺设好的通电导线上获取电力且不与导线直接接触,将此取电机构固定在此类机器人上,机器人无需直接连接较长的输电线即可大范围移动。这类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对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一旦移动中的取电机构刮擦到通电导线,容易造成导线外皮破损,进而酿成火灾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通过第一传感器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可在取电机构接触导线之前使导线断电,从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包括供电机构、取电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导线和支撑架,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取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感应取电头,所述感应取电头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线夹,所述支架本体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壁,两个所述支撑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线夹设置在所述支撑壁的另一端,所述线夹内固定至少一根所述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两个所述支撑壁竖直设置,所述取电机构设置在所述供电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导线与所述取电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非接触式配电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取电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导线与所述取电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及所述支撑壁的端面共同限定出容纳所述导线的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取电头为E型磁芯,所述感应取电头包括底板、绕线板和两个侧板,所述绕线板及两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绕线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绕线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支撑壁远离所述绕线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2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头盔后端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