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料的制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2739.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强;丁燕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5/08;B28C7/02;B28C7/04;F16J15/16;G01G19/22;G01N11/0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万仲达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书城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孔道 灌浆 设备 | ||
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料的制浆设备,包括密封结构的搅拌桶、搅拌桨、驱动机构、密封组件、快接组件、称重机构和泌水试验机构,搅拌桨可高速地旋转装在搅拌桶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搅拌桨旋转,密封组件用于搅拌桶的密封,快接组件用于搅拌桶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称重机构用于物料的称重并将物料输送至搅拌桶内,泌水试验机构用于测量制成的灌浆料浆体的泌水率。通过将搅拌桶设计为密封结构,并将搅拌桨设计为高速旋转,这样高速旋转的水泥颗粒在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下,不断地撞击桶壁和相互剪切,使物料在搅拌桶内充分扰动,混合均匀,分散彻底,为水泥充分水化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从而使得制成的灌浆料浆体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现有制浆机制成的灌浆料浆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灌浆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料的制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水泥基预应力孔道灌浆料制浆机(以下简称制浆机)大多采用的是立式搅拌结构,且搅拌桶一般为敞开式结构。但由于水泥浆液中的颗粒(微粒)多以絮凝体形式悬浮于体系之中,所以浓度越大,絮凝体存在趋势越强,水泥颗粒的分散越困难。这样,立式搅拌罐由于结构原因,会造成浆液在罐内随着桨叶的运动,形成了规则的旋转流场,在主轴周围相对运动大大减小,致使部分粉料在浆液中存在的包团(水包粉),极不容易破团分散,导致部分水泥难以水化,进而严重影响了制浆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料的制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料的制浆设备,包括相互配合的搅拌桶和搅拌桨以及驱动机构、密封组件、快接组件、称重机构和泌水试验机构,所述搅拌桶为密封结构,所述搅拌桨可高速地旋转安装在所述搅拌桶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高速旋转,所述密封组件用于搅拌桶的密封,所述快接组件用于所述搅拌桶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所述称重机构用于物料的称重并将物料输送至所述搅拌桶内,所述泌水试验机构用于测量制成的灌浆料浆体的泌水率。通过将搅拌桶设计为密封结构,并将搅拌桨设计为高速旋转,这样高速旋转的水泥颗粒在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下,不断地撞击桶壁和相互剪切,使物料在搅拌桶内充分扰动,混合均匀,分散彻底,为水泥充分水化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从而使得制成的灌浆料浆体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现有制浆机制成的灌浆料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搅拌桶设计为密封结构,并将搅拌桨设计为高速旋转,这样高速旋转的水泥颗粒在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下,不断地撞击桶壁和相互剪切,使物料在搅拌桶内充分扰动,混合均匀,分散彻底,为水泥充分水化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从而使得制成的灌浆料浆体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现有制浆机制成的灌浆料浆体;
2、通过将搅拌桶设计为卧式结构,这样,随着搅拌桨的旋转,搅拌桨的桨叶的背水面即形成湍流区,浆料在搅拌桶便会呈现无规则流动和相互撞击,使水泥颗粒得到快速分散,使水泥分子得到充分水化;
3、通过将搅拌桨的转速设计程大于等于400rpm,且搅拌桨的桨叶线速度大于等于7m/s,这样,高速旋转的水泥颗粒在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下,不断地撞击桶壁和相互剪切,使物料在搅拌桶内充分扰动,混合均匀,分散彻底,为水泥充分水化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从而使得制成的灌浆料浆体,各项指标流动度、泌水率等都优于现有制浆机制成的灌浆料浆体;
4、当搅拌桨的桨叶旋转直径与所述搅拌桶的内径之比低于0.85时,桨叶对浆料的扰动性能变差,特别是在搅拌的初始阶段,拌和水将集中在搅拌桶底部,造成粉料分散困难,不利于快速制浆;
5、桨叶的轴向角度α直接影响到分散效果和电机的输出扭矩,当α大于80°时,桨叶对浆液的压力降低,不利于浆液的轴向运动,影响分散效果;当α小于15°时,虽然提高了桨叶对浆液的压力,加大了对浆液的扰动,也有利于颗粒的分散效果,但将极大地增加电机的输出扭矩,增加制造成本,失去了设备的经济性和科学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强;丁燕,未经周强;丁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2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插花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盐酸废酸的无害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