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3055.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梁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赖纯清 |
地址: | 62105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槽抗浮 装置 | ||
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槽的底板上,底板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开有数个过水孔,该抗浮装置包括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连接导向管穿过集水槽的底板上的过水孔,其一端固定连接压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挡杆,压板在底板上,横挡杆在底板下,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根据过水孔的数量设置该抗浮装置的数量。该抗浮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简单的抗浮孔洞影响出水水质及复杂的抗浮措施不适用等问题,并且该抗浮装置简单易行,投资低,既能解决集水槽抗浮问题又能降低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构筑物中常用的沉淀池(初沉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均需要采用一种集水槽来收集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然后排入下一处理单元。通常,在水池一直保持连续进出水时,由于集水槽内外的液位差不大,故此时的集水槽不会因为浮力或压力发生变形等破坏,但当池体修建完成第一次进水或放空检修完再次进水时,当液位由集水槽底到集水槽顶部溢水时,集水槽将受到很大的浮力,此时可能会造成集水槽的形变。若未对集水槽采取任何抗浮措施,则对集水槽及对支撑集水槽的支撑架或梁柱要求更高,造价也会更高,否则可能造成破坏,致使系统崩溃。
目前集水槽的抗浮措施要么因太复杂而未被推广应用,要么就是简单的在集水槽底部开孔洞。开孔洞后,一部分出水将通过该孔洞达到集水槽,而后流入下一级处理单元,从而影响出水水质。
因此,亟需一种既能解决集水槽抗浮问题又能降低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的抗浮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简单的抗浮孔洞影响出水水质及复杂的抗浮措施不适用等问题,并且该装置简单易行,投资低,既能解决集水槽抗浮问题又能降低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槽的底板上,底板上开有数个过水孔,该抗浮装置包括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连接导向管穿过底板上的过水孔,其一端固定连接压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挡杆,压板在底板上,横挡杆在底板下。
所述的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压板采用圆形的或正方形的不锈钢板。
所述的压板的尺寸是集水槽的底板上的过水孔直径的2~3倍。
所述的连接导向管的直径是集水槽的底板上的过水孔直径的2/3。
所述的连接导向管的长度为集水槽的高度的1/3。
所述的横挡杆的长度与压板直径或边长一致。
所述的集水槽的底板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开有数个过水孔,根据过水孔的数量设置该抗浮装置的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集水槽在未采取任何抗浮措施时受到较大的浮力而可能产生变形的影响,或解决简单的抗浮孔洞影响出水水质及复杂的抗浮措施不适用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采用该抗浮装置后,集水槽可减少钢材的厚度,集水槽的支撑架型号亦可降低,从而节省投资,还不影响出水效果。
3、本实用新型价格低廉,易制作,易达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集水槽过水孔过水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集水槽正常出水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3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免打孔卷帘制头
- 下一篇: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