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3475.0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洪;周冰洋;张正恩;常志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支模用 加固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底座、调节杆和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底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箍板,所述第一箍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模杆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且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箍板,所述第二箍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模杆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箍板、所述第二箍板开设有用于固定支模杆的螺栓孔,通过在高支模中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支模中的某个横杆或立杆受到外力时,由于连接固定装置的存在,使得受力的横杆或立杆受到其他杆件的牵制而无法轻易移动,进而加强了高支模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八米时的支模作业,在大型施工作业中都需要应用到高支模体系,由于支模的高度较高,因而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高支模中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方式单一,往往在横杆与立杆的交叉处使用扣件进行固定,虽然扣件能够对高支模的连接部位进行固定,但是却无法保证高支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横杆或立杆受到外力时可能会出现高支模倾斜的情况,进而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支模中横杆与纵杆连接方式单一、支模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件、固定底座、调节杆和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底部;
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箍板,所述第一箍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模杆的第一容纳槽;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且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箍板,所述第二箍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模杆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箍板、所述第二箍板开设有用于固定支模杆的螺栓孔。
有益效果:在搭建高支模的过程中,将加固连接装置固定在高支模横杆与立杆在同一平面交叉围成的空间中,即横杆固定在加固连接装置的固定底座和第二箍板中,立杆固定在第一箍板中,使得横杆与立杆通过加固连接装置形成相互牵制的结构,当其中的某个横杆或立杆受到外力时,由于连接固定装置的存在,使得受力的横杆或立杆受到其他杆件的牵制而无法轻易移动,进而加强了高支模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同时在第二箍板与固定件之间设置升降装置使得第二箍板可以相对于固定件升降,使得加固连接装置的可以适应不同的杆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交叉铰接的左剪叉臂和右剪叉臂,所述左剪叉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箍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箍板设置有允许所述左剪叉臂的端部滑动的第一空槽,所述左剪叉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右剪叉臂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允许所述右剪叉臂的端部滑动的第二空槽,所述右剪叉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箍板铰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件顶部,且其输出端与所述右剪叉臂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
有益效果:左右剪叉臂交叉铰接使得左右剪叉臂之间的横向距离增大时其竖向距离会缩小,横向距离减小时其竖向距离会增大,进而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右剪叉臂靠近固定件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左剪叉臂与固定件铰接的一端来实现第二箍板的升降,同时,将升降结构设置为剪叉式保证了加固连接装置的承载力,延长了加固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升降架,且两个所述升降架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升降架的右剪叉臂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3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隐藏过线结构的智能门
- 下一篇: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充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