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4721.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8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廖孝伟;王子海;刘鑫;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景然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30 | 分类号: | B30B9/30;B30B9/06;B30B9/26;C02F9/08;A61L2/18;A61L2/10;A61L2/26;A61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治理 污染物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水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具备可对污染物进行均匀消毒及具有固液分离和压缩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污染物进行均匀消毒,导致污染物表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及病毒,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及扩散,从而增加危险性,且由于结构单一,不具有固液分离和压缩功能,不便于后期使用者对污染物进行处理,降低了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适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染物可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的污染物和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既有自然来源的又有人为来源的,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现有的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污染物进行均匀消毒,导致污染物表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及病毒,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及扩散,从而增加危险性,且由于结构单一,不具有固液分离和压缩功能,不便于后期使用者对污染物进行处理,降低了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具备可对污染物进行均匀消毒及具有固液分离和压缩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污染物进行均匀消毒,导致污染物表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及病毒,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及扩散,从而增加危险性,且由于结构单一,不具有固液分离和压缩功能,不便于后期使用者对污染物进行处理,降低了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适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治理污染物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水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贯穿至隔板的左侧并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有输送管,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布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贯穿至水箱的底部并与分布管相连通,所述分布管的底部连通有喷洒罩,所述喷洒罩位于第一过滤板的顶部,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顶端贯穿至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左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第二过滤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排料孔,所述箱体的左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位于排料孔的左侧,所述第一过滤板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端贯穿至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污阀。
优选的,所述加水管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管帽,管帽与加水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料板左侧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扣,所述箱体左侧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扣的顶部与卡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之间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箱体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位窗,所述液位窗的前侧喷涂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水泵、电动伸缩杆、紫外线杀菌灯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景然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景然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4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