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5566.8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江智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搭载 智能 救生圈 | ||
1.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包括智能救生圈本体(1)和驱动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安装有驱动轮(101),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搭载组件(2),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凹口(201)、第一拉手(202)、第二拉手(203)、第一防滑套(204)、第一凹槽(205)和复位弹簧(206),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凹口(201),且凹口(201)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手(202),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手(203),且第二拉手(203)套有第一防滑套(204),所述第二拉手(203)弹性连接有第一凹槽(205),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复位弹簧(206),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第二凹槽(207)、第一转杆(208)和回中弹簧(209),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第二凹槽(207),且第二凹槽(207)弹性连接有回中弹簧(209),所述回中弹簧(209)弹性连接有第一转杆(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转手(210),所述第一转杆(208)固定连接有转手(210),且转手(210)设置为两组,所述两组转手(210)和智能救生圈本体(1)构成转动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第一滑槽(211)、搭载架(212)和把手(213),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第一滑槽(211),且第一滑槽(211)滑动连接有搭载架(212),所述搭载架(212)固定连接有把手(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防滑槽(301)、第二防滑套(302)、第二转杆(303)、转筒(304)和螺纹杆(305),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防滑槽(301),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套(302),且第二防滑套(302)插有第二转杆(303),所述第二转杆(303)固定连接有转筒(304),且转筒(304)啮合连接有螺纹杆(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第二滑槽(307)和搭载板(308),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第二滑槽(307),且第二滑槽(307)滑动连接有搭载板(308),所述搭载板(308)和第二转杆(30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卡口(306),所述螺纹杆(305)远离转筒(304)一侧和卡口(306)构成卡合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江智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江智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55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机弯模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钣金件加工用运输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