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封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5936.8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2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姬贺飞;刘光磊;武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0 | 分类号: | E02D19/00;E02D19/06;E02D19/18;E02D19/10;E02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卵石 地层 基坑 封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封底结构,包括插入地下的止水帷幕、分仓结构、Ⅰ序防渗体、Ⅱ序防渗体、防渗底板。分仓结构在止水帷幕下部通过高压旋喷、咬合桩或者注浆体形成,其与止水帷幕将基坑分为若干小区域;采用跳仓法在各区域灌浆,灌浆孔分为Ⅰ、Ⅱ两序孔,Ⅰ序孔灌注的是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或者添加外加剂的可控性水泥浆液形成Ⅰ序防渗体,Ⅱ序孔灌注的是多比级水泥浆液形成Ⅱ序防渗体,Ⅰ序防渗体、Ⅱ序防渗体共同形成防渗底板。本实用新型的分仓结构,限制了浆液的平面扩散范围,提高了浆液的有效利用率;在分仓的基础上采用两序复合灌浆,提高了坑底防渗底板的防渗效果及整体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封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指潜水砂卵石且无明显隔水地层的基坑注浆封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富水地层且无明显隔水层的基坑开挖工程中,通常采用降水、水下混凝土浇筑、冻结、基础底部全断面注浆四种方法来解决地下水水位高于基坑底部的施工问题。
第一种降水法是指,首先采用地下连续墙、咬合桩或钻孔桩以及相应的止水帷幕等作为维护结构,维护结构完成后进行坑内外降水,在地下水位降低到设计水位后进行基坑开挖施工。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但是降水也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周边环境沉降及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对于水资源匮乏、建筑物密集的区域,该方法在逐步禁止使用。
第二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是指,采用地下连续墙、咬合桩或钻孔桩以及相应的止水帷幕等作为维护结构,采用素混凝土墙作为分割墙,然后水下开挖到设计深度后进行水下混凝土底板浇筑。该方法无需降水、施工风险及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是水下开挖及浇筑施工难度大、造价高且不适用于暗挖基坑工程。
第三种冻结法是指,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地层中的水结冰,把天然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基坑开挖施工。该方法具有环保无污染、工期短、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造价极高。
第四种基础底部全断面注浆是指,首先采用地下连续墙、咬合桩或钻孔桩以及相应的止水帷幕等作为维护结构,然后在基坑底部进行全范围注浆隔水。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降水、施工风险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但是浆液扩散不易控制、浆液有效利用率低、灌浆效果均匀性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简单高效的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注浆封底结构,解决目前基坑封底结构造价高、对周边建筑影响大及注浆封底浆液扩散难控制、灌浆效果不均匀的缺陷。
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封底结构包括插入地下的止水帷幕、分仓结构、I序防渗体、Ⅱ序防渗体及防渗底板;止水帷幕采用地下连续墙、咬合桩或者旋喷桩形成,分仓结构采用旋喷桩、咬合桩或者注浆体形成;Ⅰ序防渗体由Ⅰ序孔灌注水泥水玻璃浆液形成,Ⅱ序防渗体由Ⅱ序孔灌注水泥浆液形成,Ⅰ序防渗体、Ⅱ序防渗体共同形成防渗底板;止水帷幕、分仓结构、防渗底板紧密胶结。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采用咬合桩、旋喷桩形成分仓结构,分仓结构将基坑分为若干小区域后进行灌浆,这样不仅能够限制浆液扩散范围,提高浆液的有效利用率并降低造价,而且通过注浆可进一步增强旋喷桩之间的咬合效果;其次本实用新型提出跳仓分序复合灌浆方法,可极大提高灌浆防渗效果的均匀性及防渗底板的强度。与本申请方案最为接近的是高承压水厚砂卵石地层深基坑注浆封底结构及施工工艺,此方案注浆量较大、工序复杂,实际施工中采用注浆方法形成完整的U形分仓结构难度较大。本次申请的技术采用咬合桩、旋喷桩形成的分仓结构连续完整,可较理想的达到基坑底部分隔的目的;采用跳仓分序复合灌浆工艺在分隔区域内灌浆施工,可提高浆液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灌浆效果,并降低工程造价。
对比既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封底结构,通过旋喷桩、咬合桩形成的分仓结构可将基坑分为若干小区域,分仓结构限制了浆液在平面内的扩散范围,避免了浆液沿着固定薄弱通道流走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浆液的有效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5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孩童围兜
- 下一篇:适用于测量仪器基座连接的万向可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