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苎麻涤纶混纺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6380.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桂荣;秦志军;杨梦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雅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D02G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266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苎麻 涤纶 混纺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苎麻涤纶混纺纱,涉及混纺纱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苎麻涤纶混纺纱结构简单,直接由苎麻纤维和涤纶捻制而成,导致其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所述芯体的外部包裹有外包层,所述芯体包括主芯线和绕芯线,所述绕芯线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绕芯线围成一个圆周包裹在主芯线的外部,六个所述绕芯线绞合连接,所述绕芯线包括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且绕芯线由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加捻而成,所述外包层包括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外包层由若干个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交叉编织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苎麻涤纶混纺纱。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对纺织布料的要求越来越多,其纺织布料的纱线种类也越来越多。混纺纱是指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纺而成的单纱,其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将具有不同特性的纤维捻制在一起,进而形成强度更高的纱线,以符合不同的需求。苎麻涤纶混纺纱是由苎麻和涤纶混纺而成的纱线。其中苎麻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低静电性和良好的抗菌特性的纱线。涤纶学名为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但是,现有的苎麻涤纶混纺纱结构简单,直接由苎麻纤维和涤纶捻制而成,导致其结构强度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苎麻涤纶混纺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苎麻涤纶混纺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苎麻涤纶混纺纱结构简单,直接由苎麻纤维和涤纶捻制而成,导致其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苎麻涤纶混纺纱,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外部包裹有外包层,所述芯体包括主芯线和绕芯线,所述绕芯线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绕芯线围成一个圆周包裹在主芯线的外部,六个所述绕芯线绞合连接,所述绕芯线包括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且绕芯线由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加捻而成,所述外包层包括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外包层由若干个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交叉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之间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主芯线设置为粗麻纤维,所述第一线体设置为细麻纤维。
优选的,所述第三线体设置为竹炭纤维。
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和第二线体均设置为涤纶。
优选的,所述主芯线和绕芯线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的直径均小于主芯线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芯体由一个主芯线和六个绕芯线加捻而成,绕芯线由又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加捻而成,使得它们互相抱合得更加紧密,其结构强度也随之提高,通过芯体的外部包裹外包层,外包层由多个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交叉编织而成,此种编织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同时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采用涤纶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抗皱性和保形性都很好。由此有效提高混纺纱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断裂,延长混纺纱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和第三线体依次设置为细麻纤维、涤纶和竹炭纤维,细麻纤维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防霉、吸汗等特点,涤纶具有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的性能,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由此可有效提高混纺纱的抗菌能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包层由多个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交叉编织而成,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之间设置有透气孔,由此在提高外包层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外包层的透气性,进而保证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雅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雅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6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