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管直肠狭窄术后自助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8716.0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龙;李幼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9/04 | 分类号: | A61M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周荣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 狭窄 术后 自助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管直肠狭窄术后自助护理装置,其包含:中心管柱、依次套设于中心管柱外的定位气囊和扩张气囊、以及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定位气囊和扩张气囊接触或靠近;中心管柱设有与定位气囊连通的第一注入口,中心管柱还设有与扩张气囊连通的第二注入口;第一连接管伸入中心管柱内部,第一注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注气装置或注液装置连接;第二连接管伸入中心管柱内部,第二注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注气装置或注液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定位球囊,可以准确定位需要扩肛的位置;扩张气囊可采用弹性较小的材质,以更好地控制扩张直径;弹性气囊将扩张气囊收紧在中心管柱外侧,有利于减轻装置插入肛门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扩肛器,具体涉及一种肛管直肠狭窄术后自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扩肛器主要用于术后肛管及直肠狭窄等患者,多为直径大小不等的棒状金属材料或非透明塑料材质。一些肛管直肠狭窄术后患者,需在家中自助使用扩肛器扩肛,以延缓或避免狭窄复发。现有扩肛器需要人工将扩肛器用力塞入患者的肛门狭窄处。但是现有的扩肛器结构过于简单,人工控制不好力度,容易伤害肛门,造成肛门损伤,并且现有扩肛器没有定位装置,不能准确判断扩肛器是否越过狭窄部位,部分病人甚至因扩张方向错误,损伤直肠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扩肛器容易伤害肛管直肠和没有定位装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管直肠狭窄术后自助护理装置,其包含:中心管柱、依次套设于中心管柱外的定位气囊和扩张气囊、以及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定位气囊和所述的扩张气囊接触或靠近;所述的中心管柱设有与所述的定位气囊连通的第一注入口,所述的中心管柱还设有与所述的扩张气囊连通的第二注入口;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伸入所述的中心管柱内部,所述的第一注入口通过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与注气装置或注液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伸入所述的中心管柱内部,所述的第二注入口通过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与注气装置或注液装置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自助护理装置还包含:套置在所述扩张气囊外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弹性大于所述的扩张气囊;所述的扩张气囊内部未充入或已排出气体或液体时,所述的弹性气囊将所述的扩张气囊收紧在所述的中心管柱外侧。
较佳地,所述的定位气囊扩张后呈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或圆球形,所述的扩张气囊扩张后呈圆柱形。
较佳地,所述的定位气囊扩张后的外径大于所述的扩张气囊扩张后的外径。
较佳地,所述的中心管柱靠近所述的定位气囊的一端呈子弹形。
较佳地,所述的注气装置或注液装置为针筒。
较佳地,所述的注气装置或注液装置为带有压力显示器的注气机或注液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用于肛管直肠狭窄术后患者自助扩肛,减少狭窄复发。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计了定位气囊,可以准确定位需要扩肛的位置。
(3)患者术后可以自助使用,根据气囊压力,可以控制扩张直径,避免暴力扩肛,安全无痛苦。
(4)扩张气囊可采用弹性较小的材质,以更好地控制扩张直径。
(5)弹性气囊将扩张气囊收紧在中心管柱外侧,有利于减轻装置插入肛门内的痛苦,也利于实现装置的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肛管直肠狭窄术后自助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肛管直肠狭窄术后自助护理装置的使用状态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8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高温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龙头便捷安装固定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