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按即贴导电揿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0077.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0;A61B50/30;A61N1/05;A61N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胡寅旭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按即贴 导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按即贴导电揿针,包括揿针、粘接基材、吸塑泡壳、下压按钮、离型纸及导电片,吸塑泡壳内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内壁形成导向壁,放置腔的两侧形变容纳腔,下压按钮位于放置腔内,下压按钮的顶面与放置腔的顶壁固定连接,下压按钮底面设有涂胶层,离型纸粘贴在涂胶层上,离型纸上设有通孔,导电片与粘接基材固定连接,针柄固定于导电片与粘接基材之间,针体从粘接基材中穿出,导电片上与通孔对应位置处的部分透过通孔与涂胶层粘接固定,针体的针尖不露出吸塑泡壳。本实用操作快捷方便,能实现揿针快速、准确刺入穴位,且粘接基材能快速贴敷在皮肤上固定揿针,取针时不易脱针,并能通过微电流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揿针,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按即贴导电揿针。
背景技术
揿针也称“颗粒型皮内针”、“揿钉型皮内针”,其结构由针体与环形金属针柄垂直连接组成,且针体细微(通常直径<0.25mm、长度<3~4mm);中医用于长时间的皮下埋藏及局部穴位刺激而达到治疗各类疼痛及慢性疾病的目的,适应人群极为广泛。
目前传统的揿针仅通过针体的物理刺激进行治疗,刺激感受微弱,治疗效果不显著;另外,揿针的针柄粘接固定在胶布或胶片上,胶布或胶片粘贴在离型纸上,将胶布或胶片从离型纸上揭下后,要通过按压胶布后胶片才能将针体刺入皮肤,同时固定针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5698498U,授权公告号:2016.11.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埋置型片装揿针,针体的针柄外端面贴附有胶片,具有泡沫塑片,该泡沫塑片上设有若干间隔的容置孔,泡沫塑片一面贴附有离型纸,所述针体连同胶片安置于所述泡沫塑片和离型纸的组合体,其中胶片贴附于所述离型纸,针体的针杆及其顶部的针尖容置于所述泡沫塑片的容置孔。该揿针存在以下缺陷:(1)该揿针也只能通过针体的物理刺激进行治疗,刺激感受微弱,治疗效果不显著;(2)针柄粘贴在胶片上,取针时通过胶片对针柄的粘性而带出揿针,容易出现脱针现象;(3)使用时,要用手或镊子先将离型纸提拉片从泡沫塑片上揭下,再将揿针对准作用穴位后向下按压胶片使针尖刺入皮内,最后撕去离型纸提拉片,临床操作步骤繁琐;(4)胶片为一薄膜,厚度非常薄,当将胶片从离型纸上揭下分离时,胶片极易变形或卷曲,导致胶片自身粘连在一起,影响揿针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揿针报废;(5)在将揿针刺入穴位前,若手或镊子发生抖动、晃动,会导致胶片与皮肤发生误粘,需将胶片从皮肤上揭下后再进行埋针,甚至造成揿针报废;(6)直接用手向下按压胶片使针尖刺入皮内,极易造成揿针发生偏移,导致揿针不能准确刺入穴位,影响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揿针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操作快捷方便,能实现揿针快速、准确刺入穴位,且粘接基材能快速贴敷在皮肤上固定揿针,取针时不易脱针,并能与治疗仪配合使用,通过微电流增强刺激,提高疗效的直按式导电揿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0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纺织的纺织浆液均匀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