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重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0268.8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江旭;顾瑞杰;张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重铁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对重立梁和若干用于压紧对重铁的对重铁固定组件,所述对重立梁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基部和垂直于基部两边的侧壁,所述对重立梁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两个对重立梁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上放置有若干对重铁;所述对重立梁的上端设置有导向轮组件,所述对重立梁的侧壁靠近导向轮组件的部分设置有用于通过对重铁的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板;当最上方的对重铁的上表面位于缺口下方时,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与侧壁相连,当最上方的对重铁的上表面位于缺口之间时,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与连接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提高了电梯井道布置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对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重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井道布置强调最大程度利用率,对于建好的楼层,顶层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就限制了对重系统的总高,如果可以最大化的提高对重铁放置的高度,那么对于降低成本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对重铁固定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对重立梁上开通孔来固定对重铁固定装置,对重铁固定装置通过调节螺栓顶住对重铁,当对重铁总高度较低时会导致固定不便,除非沿着整个对重立梁开通孔,这种方式将增加加工难度,间接增加加工成本;另一种是采用夹板锁紧在对重立梁上,当对重立梁开缺口时,夹板不容易固定,不能最大化地放置复合型对重铁,将间接增加对重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重铁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重铁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对重立梁和若干用于压紧对重铁的对重铁固定组件,所述对重立梁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基部和垂直于基部两边的侧壁,所述对重立梁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两个对重立梁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上放置有若干对重铁,所述对重铁包括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端部的中间部,所述端部的宽度小于中间部的宽度,所述端部嵌入对重立梁内;所述对重立梁的上端设置有导向轮组件,所述对重立梁的侧壁靠近导向轮组件的部分设置有用于通过对重铁的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板;当最上方的对重铁的上表面位于缺口下方时,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与侧壁相连,当最上方的对重铁的上表面位于缺口之间时,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与连接板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包括弹性安装件、锁紧螺丝和锁紧螺母,所述弹性安装件包括相互靠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紧螺丝穿过第一安装孔并和锁紧螺母配合挤压第一端和第二端。
优选的是,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还包括竖直穿过弹性安装件的压紧螺丝和用于固定压紧螺丝的固定螺母。
优选的是,所述对重铁固定组件有4个。
优选的是,所述缺口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板对应第二安装孔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和连接板由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安装螺丝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和防护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对重铁固定装置,使用连接板填补对重立梁上的缺口,充分利用对重立梁的高度,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放置对重铁,并且可以间接降低顶层高度;使用对重铁固定组件压紧对重铁,根据对重铁的数量高度不同,将对重铁固定组件与对重立梁的侧壁或连接板相连,灵活适应不同情况;用锁紧螺丝和锁紧螺母来挤压弹性安装件使之夹持在侧壁或连接板上,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对重块数量变化时,对重铁固定组件可以调整到任意匹配的高度位置,加工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电梯井道布置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0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