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1503.3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至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1/00 | 分类号: | E03F11/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保迪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随动膜 加盖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包括架在沉降池上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两侧上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梁上设有环形安装架,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环形安装架上,且支撑架远离支撑梁的一端均与环形安装架连接,环形安装架上装有多个承重轮,在支撑梁、环形安装架和支撑架朝向沉降池的一面上均装有膜布,在沉降池上设有限位件。本申请具有通过膜布将沉降池内的腐蚀性气体和支撑梁及其上的支撑架和环形安装架隔开,且膜布将沉降池口覆盖封闭后,支撑梁及其上的支撑架和环形安装架不易被腐蚀断裂,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沉降池检查时更加安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
背景技术
用于处理污水的沉降池散发的具有恶臭的腐蚀性气体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是有关人员相当头痛的问题。现在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沉降池的池口加盖隔离。
公告号为CN103233506B的一种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随动式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一种随动式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包括有钢架、立面膜、覆盖膜、拉索、立柱、管道支撑架和环状钢轨;其中,该密封罩的底部具有垂直设置的立柱,立柱通常固定于污水池中,向上伸出;立柱上固定有管道支撑架,管道支撑架围绕立柱放射线地向外伸出,在管道支撑架的边缘设置有环状钢轨,环状钢轨上有承托着承重轮;立面膜沿着环状钢轨设置于承重轮的上部,且立面膜内通过钢外环支撑,承重轮安装于钢外环的下部,钢外环内覆盖有立面膜,立柱的上方旋转固定有钢内环,钢内环和钢外环之间连接有承重索,承重索一端固定在钢内环下部,一端则固定在钢外环上部,承重索的下方设置密封膜,密封膜用于隔离废气与承重索。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立柱插在沉降池中央,其下端与沉降池内的污水直接接触,立柱的下端容易被沉降池内的污水腐蚀,进而降低立柱的强度,使得立柱在日常使用中在密封罩给与的载荷的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断裂倾倒,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支撑密封罩的立柱在污水的腐蚀下有可能发生断裂倾倒进而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沉降池的随动膜加盖,包括架设在圆形沉降池上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位于圆形沉降池的直径线上,所述支撑梁的两侧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梁上还设置有环形安装架,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环形安装架上,且所有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均与所述环形安装架连接,所述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上还安装有承重轮,所述承重轮的下侧抵住与沉降池的侧壁的顶壁,在所述支撑梁、环形安装架和所述支撑架朝向沉降池的一面上均密封覆盖安装有耐腐蚀的膜布,所述膜布将沉降池的池口覆盖封闭,在沉降池侧壁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承重轮脱离沉降池顶部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及其上的支撑架在架设到沉降池上后,通过膜布将沉降池内的腐蚀性气体和支撑梁及其上的支撑架和环形安装架隔开,且膜布将沉降池口覆盖封闭,在保证沉降池内的气体不易从沉降池中泄漏的情况下,支撑膜布的支撑梁及其上的支撑架和环形安装架不易被腐蚀,使得支撑梁及其上的支撑架和环形安装架不易在日常日用中产生断裂损坏,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沉降池检查时更加安全。
可选的,所述承重轮包括轮架和滚轮,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伸出所述环形安装架与所述轮架连接,所述轮架上竖直安装有转轴,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在沉降池顶部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安装架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轮架与所述环形安装架之间,且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圈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圈可对环形安装架进行限位,使得整个随动膜加盖在通过滚轮轴向转动时不易从圆形沉降池的侧壁的顶壁上滑落,加强了整个随动膜加盖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至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至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1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