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中产生的混合物的淋洗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3034.9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明;王邦兴;毛业桥;彭飞翔;成艳阳;李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宝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2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还原 产生 混合物 淋洗 收集 装置 | ||
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中产生的混合物的淋洗收集装置,由罐体、出气管、喷淋管、混合物进口管、排污阀、排污管、过道管和风机组成;在罐体顶部设置出气管,在侧下部通过过道管连接有风机;喷淋管带喷头一端设于罐体内中心部位;混合物进口管设于罐体中下部;在罐体内上部设置有防雾网;在防雾网下方的罐体上开设有与喷头相对应的检修孔;排污管设于罐体侧下部,其上设置有排污阀;在排污管对应处的罐体内设置有过滤网;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收集管,其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海绵钛还原时,对排放物中的四氯化钛进行淋洗,杜绝环境污染;对排放物中的颗粒状钛低价物进行淋洗和收集,使得对钛的低价物进行再一次利用,节约了资源,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钛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中产生的混合物的淋洗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均采用克劳尔法,主要原材料是镁、四氯化钛、氩气,镁还原四氯化钛方法是不断向反应器内通入液体四氯化钛,四氯化钛与熔融状态下的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生成海绵钛和氯化镁。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入适当的氩气保护,防止反应器内进入空气污染产品,必须保持反应器内压力正压进行,但压力不能过高,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生产,四氯化钛遇高温便气化,反应器内的压力过高时,还需要人工排压。
每炉海绵钛还原生产因压力升高排气次数高,特别在还原加料生产的后期非常频繁,排出四氯化钛气体、氩气及颗粒状钛低价物的混合物。
四氯化钛气体是酸性腐蚀物,在空气中呈白色烟雾,人不小心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钛的低价物具有较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操作工人体造成危害。
排出的钛的低价物没回收利用,有不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在海绵钛还原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四氯化钛气体和钛的低价物未处理,不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且造成了钛的低价物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中产生的混合物的淋洗收集装置,主要由罐体1、出气管3、喷淋管5、混合物进口管6、排污阀7、排污管8、过道管12和风机13组成;
在罐体1顶部设置出气管3,在侧下部通过过道管12连接有风机13;
所述喷淋管5带喷头一端设于罐体1内中心部位;所述混合物进口管6设于罐体1中下部;
在所述罐体1内上部设置有防雾网2;
在所述防雾网2下方的罐体1上开设有与喷头相对应的检修孔4;
所述排污管8设于罐体1侧下部,其上设置有排污阀7;
在所述排污管8对应处的罐体1内设置有过滤网9;
在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收集管10,其上设置有阀门11。
所述喷淋管5带喷头数量为三到六根。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海绵钛还原时,对排放物中的四氯化钛进行淋洗,杜绝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海绵钛还原时,对排放物中的颗粒状钛低价物进行淋洗和收集,使得对钛的低价物进行再一次利用,节约了资源,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宝钛业有限公司,未经遵宝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3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式开口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海绵钛生产过程中收集高温液体氯化镁及镁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