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7488.3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云;汤红梅;申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灵云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黄浦区瞿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发生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属于心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鼻塞,所述鼻塞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表面设置有第一粘胶贴和第一防护垫,所述第一防护垫位于第一胶粘贴下端,所述鼻塞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胶贴和第二防护垫,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具有防护结构能有效避免输氧管与患者直接接触,不会使患者产生难受的感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能对输氧管进行固定,避免输氧管跟随患者运动而与患者皮肤造成摩擦,能有效减小压疮的形成,有效保护患者,提高输氧管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临床治疗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需要吸氧治疗以缓解机体缺氧状态,其中吸氧管是常用医疗器具。目前临床医疗上多是通过与吸氧管相连接的鼻塞管,插入患者的鼻腔内部进行供氧操作,但是在供氧的过程中,鼻塞管易发生脱落,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正常吸氧治疗,因此对用于供氧的鼻塞管的固定十分的重要。
专利号201721840702.6的公布了一种吸氧管。所述吸氧管包括输氧管、与所述输氧管可拆卸连接的吸氧管本体、设于所述吸氧管本体且与输氧管连通的间隔设置的两个鼻塞,所述吸氧管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均包括挂耳式固定扣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第一伸缩套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氧管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挂耳式固定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使用方便、且可防止鼻塞从鼻腔内滑落。
现有技术的吸氧管有以下缺点:1、该吸氧管不具备防护装置,患者长期使用耳部和鼻部容易形成压疮,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不能对输氧管进行固定,患者在使用时输氧管同意与患者皮肤进行摩擦进一步加快压疮的形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具有防护结构能有效避免输氧管与患者直接接触,不会使患者产生难受的感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长期使用不会形成压疮,同时能对输氧管进行固定,避免输氧管跟随患者运动而与患者皮肤造成摩擦,能有效减小压疮的形成,有效保护患者,提高输氧管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包括鼻塞,所述鼻塞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粘胶贴和第一防护垫,所述第一防护垫位于第一粘胶贴下端,所述鼻塞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胶贴和第二防护垫,所述第二防护垫位于第二粘胶贴下端,所述鼻塞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氧面罩,所述吸氧面罩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可选的,所述鼻塞表面包覆有第三防护垫。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均为棉质布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固定带表面包裹有保护棉。
可选的,所述鼻塞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预防耳后发生压疮的吸氧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灵云,未经张灵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7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试剂分析装置
- 下一篇:笔记本框架的压合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