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用防震硒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7841.8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1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格杰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G03G2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防震 硒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防震硒鼓,包括外壳,外壳设置为无顶盖外壳,外壳内部形成有装填腔,装填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设置为弹性橡胶垫,橡胶垫的内侧安装有充气垫,外壳的外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腿,减震腿设置为中空且开设有通孔的减震腿,支腿滑动插接于减震腿的内部,支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远离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减震腿,减震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充气垫,在运输过程中全方位地保护硒鼓,且外壳的下端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下端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减震腿,通过减震腿与充气垫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在运输过程中为硒鼓提供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硒鼓防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用防震硒鼓。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方法的快速成型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建材制造方法,具有成型精度高,生产工件速度快,使用打印材质多样等特点,3D打印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3D打印机是3D打印技术的重要载体和输出设备,硒鼓也称为感光鼓,是一种安装在打印机上的打印设备,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以及基材上涂上的感光材料所组成,在3D打印机中,70%以上的成像部件集中在硒鼓中,打印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硒鼓决定的,现有的硒鼓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减震功能,在安装和搬运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处理不当导致硒鼓的损坏,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现有的硒鼓在安装和搬运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处理不当导致硒鼓的损坏,导致硒鼓在使用时,无法更好的进行成像,影响成像速度,同时也会导致成像模糊,使得硒鼓无法高效的进行使用,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3D打印用防震硒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防震硒鼓,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充气垫,在运输过程中全方位地保护硒鼓,且外壳的下端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下端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减震腿,通过减震腿与充气垫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在运输过程中为硒鼓提供保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用防震硒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为无顶盖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装填腔,所述装填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设置为弹性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侧安装有充气垫,所述外壳的外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腿,所述减震腿设置为中空且开设有通孔的减震腿,所述支腿滑动插接于减震腿的内部,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减震腿上,所述减震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充气垫上安装有气阀,所述气阀与外壳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条水平面,且所述充气垫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比减震腿上通孔的孔径大0.5mm。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转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设置为弹性粗糙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把手的上方,所述固定环对称设置有八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充气垫,在运输过程中全方位地保护硒鼓,且外壳的下端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下端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减震腿,通过减震腿与充气垫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在运输过程中为硒鼓提供保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使用过程中可通过绳索与固定环的配合将装置与载具固定,安装过程更方便也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格杰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格杰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7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