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9800.2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1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史浩贤;寇贝贝;于浩雨;黎晓舟;王英圣;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E21B47/0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本天律师事务所 11909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存 可视化 三维 探井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可有效改善摄像区域的能见度,便于记录和收取信息;包括管体本体,管体本体内设置有摄像头,管体本体外部设置有环状照明系统,管体本体上设置有多组清水注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
背景技术
探井设备一般应用于市政工程、能源、科学考察等领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技术领域,一类应用于市政工程抢险、维修、保养等使用的管道内爬行机器人,矿山开发中应用的有缆摄像头等,可将摄像头及照明设备利用电缆放入井内100-500m深,并实时回传影像数据至地面控制系统。
一类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并发展出两种原理的技术及设备,一种是如钻井过程中的LWD、MWD、超声成像等技术,可实时获取钻井过程中井筒及近井周参数并传回地面,地面处理系统综合分析后为优化施工提供支撑,该类为非光学成像技术。一种是光学成像技术,即通过电缆携带高性能摄像装备下入井内,开展探井或修井等作业,但应用深度一般不超过1000m,一般只适用于浅海或深海,对于埋藏超过1500m水深深海领域油气矿藏开发,尤其缺乏可用的相关成像技术。
类似于医疗领域的胃镜技术,在石油钻井、地质钻探等凡是需要成孔或成井的领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井下复杂情况。1、现有探井设备,如随钻测井,包括随钻电阻率、随钻伽马、随钻密度、随钻孔隙度等只能利用间接手段获取井筒及近井筒带的信息,如加拿大Darkvision公司开发的HADES-FTM技术使用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声像头,该声像头安装在一个铰接式遥控机器人手臂上。该工具可以提供任何井筒阻塞、井口、落鱼或接箍的亚毫米测量、图像和三维重建。无论井内流体的清晰度如何,它都可以从任何方向实时发送到地面。斯伦贝谢公司的LWD、MWD技术同样也可通过射线获取地层或井筒信息,将数据处理后传回地面用于分析井下情况。
现有的探井设备,如前文提到的LWD,可利用不同频率的声波及反射波的解析,获取井筒及近井筒的物理参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井内复杂提供参考,但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判断失误。矿山使用的探井设备虽然可以实时获取井内的影像资料,但如果应用于超深海的石油钻井、海洋地质钻探等领域,该设备在耐压、密封、有效拍摄距离、长距离实时传输等方面均不满足需求。简言之,具备光学成像的技术无法应用于超深海钻井、可应用于超深海钻井的设备无法光学成像,容易忽略复杂的井内细节信息,同时受外界干扰较大。因此开发一种可应用于超深海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钻探等领域,能够获取井内高清影像数据的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摄像区域的能见度,便于记录和存储信息的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包括管体本体,管体本体内设置有摄像头,管体本体外部设置有环状照明系统,管体本体上设置有多组清水注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摄像头外部设置有摄像遮光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存式可视化三维探井工具,摄像头为高分辨率防水防撞耐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目前在探井工具领域,具备光学成像的技术无法应用于超深海钻井、可应用于超深海钻井的设备无法光学成像。因此,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效果即不论钻井深度如何,均可获取井下预定井段的光学影像资料,解决了当下无法在超深海钻井中获取光学影像资料的难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需材料来源简单,施工简便,可大大节约海上或陆地深井探测的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结构示意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结构示意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9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