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温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0212.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1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万里;穆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兴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同乐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模块 | ||
本申请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控温模块。包括硅胶层和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扣合于所述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和所述第一散热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层和制冷片,所述第一散热层内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硅胶层底部设置有吸水层,所述第一散热层和所述第二散热层之间设置有相变层;本申请的结构具有快速冷却效果,底部具有吸水和防水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控温模块。
背景技术
常用的散热方案是,用铜片、石墨等导热性能较好的薄片,将芯片等需要散热的部件的热量向外壳均摊开来,随着5G手机的芯片功耗加大,这些散热方案无法有效将热量散出。成熟的散热器结构就是“风扇+热管+散热鳍片”。
由于芯片对密封性能要求很高,而在芯片内导入了风扇,势必会导致空间增大,且无法快速冷却,更起不到防水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快速冷却、无防水作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控温模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控温模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温模块,包括硅胶层和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扣合于所述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和所述第一散热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层和制冷片,所述第一散热层内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硅胶层底部设置有吸水层,所述第一散热层和所述第二散热层之间设置有相变层;
第一散热层,用于给需要散热的器件进行散热;
防水层,用于防止水或者其他液体进入到器件里;
相变层,用于吸收热量,液态和固态之间相互转变;
第二散热层,用于加强散热;
制冷片,用于接电后进行制冷;
硅胶层,用于进行封装;
吸水层,用于制冷片制造出来的水。
优选的,所述制冷片连接电源,用于启动和关闭制冷。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框状,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层底部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层中部设有凹槽,用于放置相变层,所述第一散热层顶部设有多个条状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层采用金属、陶瓷、石墨散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层采用人工石墨、铜箔石墨、纳米铜箔、纳米铝箔和天然石墨。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采用防水泡棉、密封泡棉和硅胶密封材料。
优选的,所述制冷片包括散热面和制冷面。
优选的,所述吸水层四周粘合有防水泡棉胶。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的结构具有快速冷却效果,底部具有吸水和防水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智能控温模块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智能控温模块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智能控温模块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散热层;2、相变层;3、第二散热层;4、防水层;5、散热面;6、制冷面;7、硅胶层;8、吸水层;10、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兴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兴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0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式照明装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疗的遮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