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2436.5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5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李维鹏;谢清宇;贾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80 | 分类号: | B64D17/80;B64D17/7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50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人机 失控 坠机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底部两侧紧密焊接有固定板,固定筒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气泵,固定筒的内部上方安装有定位框,定位框的内侧设置有降落伞,定位框的顶部设置有出口,固定筒的内壁两侧安装有轨道槽。该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的气泵能够向出气筒充入空气,进而将气流从出气筒的顶端排出,将降落伞从固定筒的顶端挤出,从而使得降落伞展开,使得无人机缓慢降落,在无人机降落时不会与地面产生较大撞击力造成摔坏,且通过弹簧绳能够方便将降落伞收纳在固定筒内,再将固定筒的底端固定在无人机上,从而便于平时降落伞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网现在应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比较多,然后外出作业过程中,无人机经常会发生失控,导致坠毁,坠毁容易产生电池破损引发火灾,同时有部分外出作业的设备会载一些较为昂贵的设备,比如三维激光、高光谱相机等,掉下来也容易摔坏,维修周期长,会影响后续工作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两侧紧密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筒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气泵,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上方安装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内侧设置有降落伞,所述定位框的顶部设置有出口,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两侧安装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为内部中空的长条形结构且外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定位框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降落伞的底部连接有两根弹簧绳,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内壁竖直设置有顶端开口的出气筒。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无人机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收绳孔,所述弹簧绳的顶端穿过收绳孔。
作为优选,所述收绳孔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绳的底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为T形结构,所述滑块的外端与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端位于轨道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筒的一侧通过进气道与气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孔呈均匀等间距排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新型无人机失控坠机防护装置中,通过其中设置的气泵能够向出气筒充入空气,进而将气流从出气筒的顶端排出,将降落伞从固定筒的顶端挤出,从而使得降落伞展开,使得无人机缓慢降落,在无人机降落时不会与地面产生较大撞击力造成摔坏,且通过弹簧绳能够方便将降落伞收纳在固定筒内,再将固定筒的底端固定在无人机上,从而便于平时降落伞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降落伞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降落伞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固定筒;11、固定板;12、紧固螺栓;13、定位框;14、出口;15、轨道槽;151、条形孔;16、底板;161、气孔;162、收绳孔;1621、垫圈;2、气泵;3、降落伞;31、弹簧绳;32、滑块;4、出气筒;41、进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2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采矿用隧道分节车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