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5450.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2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翠敏;李新洋;连相尧;李青山;白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朱翠敏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叶任海 |
地址: | 067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腹 积液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左端与引流接口连通,引流通道的右端设置有接头槽,所述接头槽与连接接头相匹配,连接件的右端设置有接头卡位件,所述接头卡位件用于将连接接头固定在接头槽内。本实用新型利用接头卡位件将连接接头固定在接头槽内,使引流管通过引流通道与引流接口紧密、稳固连通;同时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让管路上不会出现堵塞节点,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状态下,人体胸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胸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或腹腔积液(ascites)。胸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胸腔积液的病因主要有肺癌、肺结核、结缔组织病等,其中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胸腔积液中通常有脱落的癌细胞,患者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因此引流胸腔积液在临床中经常用于细胞学诊断、放胸腔积液治疗以缓解呼吸困难等。而腹腔积液的病因甚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无论是腹腔积液呈漏出性还是渗出性,均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遇腹腔积液患者时,应尽快地确定其腹腔积液的性质,继而再积极寻找病因。当大量腹腔积液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胀症状重而难以忍受时,可采取放腹腔积液治疗,以减轻症状。
在采取放胸腹腔积液治疗时,需要采用引流装置进行积液采取,但现有的引流装置中,一般采用引流管、头皮针、连接软管、肝素帽、引流袋等器件串联进行积液采取,然而,采用引流管、头皮针、连接软管、肝素帽、引流袋等器件串联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因连接点过多,存在连接稳定性差,气密性差、易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头皮针会改变流动管路的管径,在积液较为浓稠时,易导致针头堵塞,引流不畅等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连接稳定,安全卫士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利用接头卡位件将连接接头固定在接头槽内,使引流管通过引流通道与引流接口紧密、稳固连通,便于安装且不易脱落,气密性强;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还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让管路上不会出现堵塞节点,保证即使浓稠的积液也能顺利流入到引流袋中进行收集,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左端与引流接口连通,引流通道的右端设置有接头槽,所述接头槽与连接接头相匹配,连接件的右端设置有接头卡位件,所述接头卡位件用于将连接接头固定在接头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接头的直径大于引流管的直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引流管上的连接接头插入到接头槽内,然后在闭合接头卡位件,快速实现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的连接,利用接头卡位件将连接接头固定在接头槽内,使引流管通过引流通道与引流接口紧密、稳固连通,便于安装且不易脱落,气密性强;然后将引流管的另一端插入人体胸腹腔积液处,在人体内压作用下,胸腹腔积液沿着引流管,直接流入到引流袋内收集,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接头沿圆周的侧壁上设置有柔性环形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朱翠敏,未经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朱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5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推车
- 下一篇:一种空心销轴胀铆冲钉及空心销轴自动胀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