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扇上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7149.3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4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黉超;叶明智;马增浩;赵玉龙;郝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82;B66F7/16;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耿昕 |
地址: | 3016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扇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扇上料系统,包括:上料控制系统,用于放置整摞门扇的升降台,用于逐片上料门扇的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横向支架能够沿横向支架横向移动的推进装置,门扇位于横向支架和推进装置的下方;横向支架上安装检测元件,检测元件检测到本身到门扇的距离为预定距离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上料控制系统;上料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推进装置将顶层的门扇推送到加工线上,控制推进装置复位,并控制升降台上升一片门扇厚度的距离。通过检测元件、上料控制系统、推送装置和升降台的协同配合,实现门扇的自动上料,大大节约人力和减少劳动强度,保证门扇的上料间隔和上料频率的一致性,提高了加工线上加工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扇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防盗门等门扇在加工时,需要逐片将门扇上料加工线上,现有门扇上料一般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对于实木门扇来说;相邻门扇的上料间隔不均匀,导致加工线上的加工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扇上料系统,节约人力,保证门扇上料频率的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扇上料系统,包括:上料控制系统,用于放置整摞门扇的升降台,用于逐片上料门扇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横向支架能够沿所述横向支架横向移动的推进装置,所述门扇位于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推进装置的下方;所述横向支架上安装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到本身到所述门扇的距离为预定距离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上料控制系统;所述上料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推进装置将顶层的所述门扇推送到加工线上,控制所述推进装置复位,并控制所述升降台上升一片所述门扇厚度的距离。
进一步,在所述升降台上处于顶层的所述门扇底面与所述加工线的传输面处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所述检测元件为编码器。
进一步,所述检测元件为接近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横向支架上设置轨道,所述推进装置沿所述轨道滑动。
进一步,所述门扇上料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推进装置沿所述轨道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气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或伺服电机。
进一步,沿所述推进装置的推送方向,所述轨道的长度大于1/2所述门扇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轨道的末端设置接近开关,所述推进装置滑动到所述接近开关处,所述接近开关用于向所述上料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所述上料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推进装置复位。
进一步,所述推进装置为板状或块状结构,所述板状或所述块状结构与所述门扇端面的接触面为平面。
进一步,所述推进装置为机械抓手。
本实用新型的门板上料系统,检测元件检测到顶层的门扇到达上料位置后,由上料控制系统控制推进装置,将顶层的门扇推送到加工线,然后上料控制系统控制推进装置复位,然后控制升降台上升一片门扇厚度的距离,以便再进行将此时顶层的门扇推送到加工线的操作。通过检测元件、上料控制系统、推送装置和升降台的协同配合,实现门扇的自动上料,大大节约人力和减少劳动强度,保证门扇的上料间隔和上料频率的一致性,提高了加工线上加工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提供的门扇上料系统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中:
1、升降台;2、上料装置;2-1、推进装置;2-2、横向支架;2-3、纵向支架;2-4、轨道;3、门扇;4、检测元件;5、接近开关;6、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7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水上浮动平台
- 下一篇:多功能管子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