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罩式炉的炉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7295.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军;李超;姜大鹏;昌亮;葛亮;朴强;孙忠来;于晓莹;杨文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0 | 分类号: | F27B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罩式炉 炉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罩式炉的炉台,包括导风盘、炉台主体,导风盘固定在炉台主体顶部;炉台主体包括底座、底罩、循环风机、叶轮、液压夹紧机构,底座上焊接固定有底罩,底罩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底座连接有进气管、排气管及冷却水接口,底座中间设有电机安装腔,用于固定循环风机;循环风机驱动叶轮转动,叶轮设置在导风盘中间。优点是:导风性能及保温性能好,连续工作变形微小,定修周期大幅延长,接近于免维护,节省人力、物力。采用循环风机,配合进气管、排气管及冷却水接口,从外部向炉台电机引入冷却气体及冷却水,炉台电机与炉内气体环境完全隔开,避免高温气体及焦油进入到电机腔内,大幅提高风机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罩式炉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罩式炉的炉台。
背景技术
冷轧厂用罩式炉的炉台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并且维修周期长,备件成本高,具体问题如下:
1、盖板开裂、开焊,极易发生钢卷倒垛重大事故。
2、扩散器移位、开裂,支持料架开焊位移,造成炉台结构不稳定,炉台风机叶轮卡死,影响正常运行。
3、导流板破损缺失,使炉内气体循环不好,并且破损脱落的碎片容易掉入风机叶轮里,造成风机损坏或炉内介质泄漏等更大的安全事故。
4、定位销开焊脱落,造成盖板偏移,风机卡死等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大量订购备件进行更换,并且定修周期缩短,极易发生重大安全及质量事故,因此需要改变炉台的结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罩式炉的炉台,解决炉台风机叶轮卡死的问题,提高炉内气体循环和产品质量,降低故障率,延长定修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罩式炉的炉台,包括导风盘、炉台主体,导风盘固定在炉台主体顶部;炉台主体包括底座、底罩、循环风机、叶轮、液压夹紧机构,底座上焊接固定有底罩,底罩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底座连接有进气管、排气管及冷却水接口,底座中间设有电机安装腔,用于固定循环风机;循环风机驱动叶轮转动,叶轮设置在导风盘中间。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
所述的液压夹紧机构均布在底座四周。
所述的液压夹紧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缸体与底座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能够与罩式炉的内罩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座由钢板及型钢组焊成型。
所述的进气管、排气管经底座与固定循环风机的电机腔采用炉外单独连接,冷却水接口通过水管与电机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用于罩式炉的炉台改变现有炉台结构,导风性能及保温性能好,连续工作变形微小,定修周期大幅延长,接近于免维护,节省人力、物力。采用循环风机,配合进气管、排气管及冷却水接口,从外部向炉台电机引入冷却气体及冷却水,炉台电机与炉内气体环境完全隔开,避免高温气体及焦油进入到电机腔内,大幅提高风机使用寿命。底座采用组焊成型,为一体结构,确保炉台整体的稳定性。底罩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可隔绝温度,避免炉台主体与炉内温差造成底座开焊或因温差影响循环风机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M向示意图。
图4是图1沿I-I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K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7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辉光离子渗硫工艺过程透视窗
- 下一篇:一种折叠十字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