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数据备份功能的SSD固态硬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8190.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G11B33/12;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数据 备份 功能 ssd 固态 硬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数据备份功能的SSD固态硬盘,包括硬盘外壳和硬盘底壳,所述硬盘外壳的后端位置处套接有硬盘底壳,所述弧形凹槽的内侧位置处套接有可移动连接装置,可移动连接装置设置有固定板和弹簧卡扣,固定板通过弹簧卡扣与弧形凹槽进行固定的,且弧形凹槽的内壁上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滑槽,固定板通过弹簧卡扣可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且固定板的前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通过圆孔,当固定板滑进凹槽时,固定板内侧的通过圆孔与固定圆孔是完全重合的,这样不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将硬盘安装在电脑上,如果需要调节的话将固定板滑动到外侧,通过固定板外侧的通过圆孔与电脑进行固定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SSD固态硬盘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数据备份功能的SSD固态硬盘。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与普通硬盘一致,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M.2接口,CFast接口,SFF-8639接口和NVME/AHCI协议。
现有的SSD固态硬盘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SSD固态硬盘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固定圆孔与电脑进行固定的,如果固定圆孔的宽度与电脑不匹配固定起来就会很麻烦,所以市场需要一种可以进行调节的固定装置,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数据备份功能的SSD固态硬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SSD固态硬盘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固定圆孔与电脑进行固定的,如果固定圆孔的宽度与电脑不匹配固定起来就会很麻烦,所以市场需要一种可以进行调节的固定装置,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数据备份功能的SSD固态硬盘,包括硬盘外壳和硬盘底壳,所述硬盘外壳的后端位置处套接有硬盘底壳,所述硬盘底壳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防护边框,所述防护边框的上端在位于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电源线接口,所述防护边框的上端在位于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数据线接口,所述硬盘底壳的前端在位于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前端在位于内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圆孔,所述弧形凹槽的内侧位置处套接有可移动连接装置,所述可移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弹簧卡扣,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在位于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弹簧卡扣。
优选的,所述硬盘外壳的形状结构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硬盘外壳的厚度设置为七毫米。
优选的,所述硬盘底壳与硬盘外壳套接在一起,所述硬盘底壳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硬盘底壳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防氧化漆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边框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电源线接口和数据线接口,所述防护边框的材质是塑料的。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接口的宽度大于数据线接口,所述电源线接口与电脑的电源线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设置有四个,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壁在位于上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孔设置有四个,所述固定圆孔用于将硬盘与电脑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通过圆孔,所述弹簧卡扣可在固定板的内侧位置处进行伸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数据备份功能的SSD固态硬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8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