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车内压力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8920.9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史宪明;吴剑;万晓燕;杜云超;刘志强;郑波;郭瑞;欧小强;陈鹏;刘凯;许召强;朱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5/00 | 分类号: | G01L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车 压力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车内压力测量装置,涉及气压测量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车内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参考压力瓶、参考压力计以及连接导管。车内压力传感器用以测量车内大气压力,参考压力瓶为车内压力传感器提供所需要的参考压力,参考压力计用来测量参考压力瓶内的参考压力,数据采集装置用来采集并记录车内压力传感器与参考压力计所测得的压力参数本装置能及时测量和反馈车内压力,以便超过阈值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司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车内压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列车出行愈加普遍。当列车通过隧道时,车内压力会发生剧烈变化。车内压力的变化幅度和随时间的变化率,将对轨道交通列车的司机、乘务人员和乘客的耳感舒适性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同时,车内气压的变化还会引起列车气动载荷的变化,对列车上的受电弓、玻璃窗、车身钣金结构、列车空调整流罩和车门等设施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除动车组外,列车自身基本没有车内气压测量设备,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反映列车车内气体压力的测量装置,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测量和反馈车内压力,达到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车内压力波动,确保司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车内压力测量装置,包括车内压力传感器、参考压力计、参考压力瓶、数据采集装置、第一连接导管和第二连接导管,车内压力传感器用以测量车内大气压力,参考压力瓶为车内压力传感器提供所需要的参考压力,参考压力计用来测量参考压力瓶内的参考压力,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并存储车内压力传感器和参考压力计所测得的压力参数,实现对车内气压信息的采集和储存,能及时测量和反馈车内压力,以便超过阈值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司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车内压力测量装置,包括车内压力传感器、参考压力计、参考压力瓶、数据采集装置、第一连接导管和第二连接导管;所述车内压力传感器用以测量车内大气压力,所述参考压力瓶为车内压力传感器提供所需要的参考压力,所述参考压力计用来测量参考压力瓶内的参考压力,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来采集并记录车内压力传感器与参考压力计所测得的车内压力和参考压力,所述参考压力瓶通过第二连接导管与参考压力计相连,所述车内压力传感器设有三个接口,所述三个接口包括:测量接口、数据传输接口和参考压力接口;所述测量接口与车内大气连通,所述数据传输接口连接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参考压力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导管与参考压力瓶相连;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还连接参考压力计。
于本方案中,参考压力瓶中气体随着外界压强变化,气体沿第一连接导管和第二连接导管将气体压强变化传递给车内压力传感器和参考压力计,数据采集装置将车内压力传感器和参考压力计收集信息数据化处理,然后存储测得的压力信息,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生产成本较低能及时测量车内气压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参考压力瓶开设有瓶口,所述瓶口适配有瓶盖,所述瓶盖开设有连通瓶内与外界的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安装有与通孔直径匹配的两个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导管和第二连接导管。
于本方案中,通过中空管的设置,使参考压力瓶瓶盖的通孔与第一连接导管和第二连接导管连接处密封更加紧密,避免气体沿通孔溢出导致测量错误。
优选地,所述参考压力瓶外壁加装有隔热层,避免了环境温度变化过大对参考压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对参考压力测量不准确。
优选地,所述参考压力计为绝压压力计,绝压压力计输入端通过第二连接导管与参考压力瓶相连,另一端接数据采集装置,绝压压力计能较好的感知参考压力瓶内气压力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至少有两个数据采集通道,用以分别采集并记录车内压力和参考压力,数据采集通道便于将采集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8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