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9517.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0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显示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部分和头戴部分;所述头戴部分包括前支臂、缓冲机构和后支臂,所述显示主体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前支臂,所述后支臂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前支臂连接,以使碰撞产生的应力分散至所述缓冲机构处。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显示设备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能够将跌落或撞击导致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与地面或者其他物品碰撞产生的应力分散至缓冲机构,从而大大降低了头戴部分断裂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一般包括显示主体部分和头戴部分,当用户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过程中,若不慎将其跌落,如果头戴部分先与地面接触,相关元器件比较集中且较重的显示主体部分由于重力作用导致动能较大,造成头戴部分应力过于集中,从而导致头戴部分易被损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无缓冲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在跌落或碰撞时,可以看到在头戴部分的中后段应力较为集中,且由于头戴部分没有用于应力释放的结构设计,头戴部分断裂风险极大。
此外,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由于尺寸结构及外观设计的限制,喇叭出声口的位置通常距离人耳比较远,这就导致音量小,低音不足等较差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其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头戴式显示设备在跌落或撞击时头戴部分断裂的风险,还能够解决因喇叭出声口的位置不合理造成的音效体验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部分和头戴部分;所述头戴部分包括前支臂、缓冲机构和后支臂,所述显示主体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前支臂,所述后支臂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前支臂连接,以使碰撞产生的应力分散至所述缓冲机构处。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件、与所述前支臂连接的第一连接轴以及与所述后支臂连接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缓冲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前支臂转动连接,和/或,
所述缓冲件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后支臂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支臂上,所述缓冲件设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连接孔;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后支臂上,所述缓冲件设有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第一弹性阻尼圈,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第二弹性阻尼圈。
优选的,所述前支臂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限位腔,所述后支臂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腔设有第二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腔和所述第二限位腔的两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固定段、凸起段和自由段;所述弹性件的固定段与所述第一限位腔/第二限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凸起段与所述缓冲件的端部顶压配合,所述弹性件的自由段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性金属片或弹性塑料片;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凸起段。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后支臂的中后段设有后颈护垫。
优选的,所述前支臂于朝向人耳的方向设有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末端的底部端或侧面端设有出声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9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注浆机
- 下一篇:一种造纸机网部除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