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9719.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黄凌;吉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2;C12M1/36;C12M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璟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4 | 代理人: | 叶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病毒 检测 装置 | ||
1.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开口(2)、密封塞(3)、出药管(4)、储液槽(5)、搅拌排污装置(6)、调节装置(7)、插槽(8)及紫外线灯(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中部开设有开口(2),所述开口(2)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塞(3)的右侧中部连通有出药管(4),所述出药管(4)的底部连有储液槽(5),所述储液槽(5)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排污装置(6),所述壳体(1)内顶部安装有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槽(8),所述壳体(1)内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9);
所述搅拌排污装置(6)包括安装块(601),所述安装块(601)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底部两侧,所述安装块(601)的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602),所述搅拌电机(602)的输出端通过搅拌轴活动连接有螺旋搅拌片(603),所述储液槽(5)的底部中端设有阀门(604),所述壳体(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605),所述导流块(605)的左侧连通有排污口(606);
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伸缩杆(701),所述伸缩杆(701)活动连接在壳体(1)内顶部两侧,所述伸缩杆(701)的伸缩轴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702),所述伸缩杆(7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703),所述壳体(1)内顶部中端开设有限位槽(704),所述限位槽(704)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705),所述缓冲块(70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板(706),所述第一齿条板(706)的底部左侧啮合有齿轮(707),所述齿轮(707)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条板(710),所述第一齿条板(70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滑槽块(708),所述限位滑槽块(70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09),所述第二齿条板(710)的右侧圆周上套设有限位圈(711),所述限位圈(71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7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6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储液槽(5),且储液槽(5)内底部中端开设有引流面,引流面的底部连通有阀门(6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605)的高度由左向右依次递增,且排污口(606)开设在壳体(1)的左侧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707)活动安装在壳体(1)内顶部中端,第一齿条板(706)安装在第二齿条板(710)的正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09)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顶部中端,且限位滑槽块(708)内开设有滑槽,第一齿条板(706)的右侧表面活动连接在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703)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插槽(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用病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711)及第二缓冲弹簧(712)均套设在第二齿条板(710)的右侧,且第二齿条板(710)贯穿并活动连接有壳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97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核细胞基因转染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磁珠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