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1020.X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0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修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威远西南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9/02 | 分类号: | F16N29/02;F16N29/04;F16N7/38;F16N39/02;F16N3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424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稀油站恒压恒流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润滑稀油站、PLC控制器、多元信号采集装置、显示远控装置、变频器和电机;多元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润滑稀油站上,多元信号采集装置、显示远控装置和变频器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变频器与电机连接,PLC控制器将从多元信号采集装置获得的多元信号通过显示远控装置进行显示,以及基于获得的多元信号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改变,并联动变频控制电机从第一转速变化至第二转速,这可以进行远程参数设置与操作,且运行可靠,能保证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的良好运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润滑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稀油站主要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伺服机构和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根据动静压润滑原理,在低速停车或启动时用高压系统,正常工作时用低压系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静压轴承的使用寿命。稀油站主要由高压和低压齿轮泵供油系统组成,设有过滤、稳压、加热、冷却装置以及相关仪表和控制系统。
现有技术中,润滑稀油站中的稀油站润滑控制箱是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仪表等方式。这种方式二次线复杂,环路节点多,继电器触电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并且故障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因此检查和排查故障困难,稀油站润滑的压力通过现场电接点压力表来设置,压力信号靠机械触点的通断进行传输,可靠性不高,误动机率较大,因此稀油站润滑故障高。并且,稀油站润滑压力调节靠阀门开度来完成,可操作性差;稀油站润滑油泵电机在工频下运行,转速高,电耗高,油泵磨大经常坏,容易卡死烧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用以有效的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调节阀门操作繁琐、功耗大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润滑稀油站、PLC控制器、多元信号采集装置、显示远控装置、变频器和电机;多元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润滑稀油站上,多元信号采集装置、显示远控装置和变频器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变频器与电机连接,PLC控制器将从多元信号采集装置获得的多元信号通过显示远控装置进行显示,以及基于获得的多元信号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改变,并联动变频控制电机从第一转速变化至第二转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多元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温度信号采集装置、压力信号采集装置和流量信号采集装置,压力信号采集装置分别与温度信号采集装置和流量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温度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端与润滑稀油站连接,流量信号采集装置的一端与外接润滑设备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润滑稀油站包括:油箱、过滤器和冷却器,电机的输出端与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信号采集装置连接,冷却器与电动冷却阀门连接,电动冷却阀门用于接收PLC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控制阀门打开或者关闭,将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的供油温度和油箱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显示远控装置包括: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输入装置,触摸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多元信号数据,触摸输入装置用于根据预设条件输入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PLC控制器根据运行参数进行实时调节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机在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运行,若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处于故障状态时,切换至第二电机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与PLC控制器连接,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存储获得的多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系统还包括:预警装置,用于在PLC控制器确定润滑稀油站恒压恒流控制系统处于故障状态时,进行预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威远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威远西南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1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环保建筑工程用的清灰装置
- 下一篇:小尺寸嵌入式全黑色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