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无动力油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1063.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姚易伶;姚霆;张家昂;蔡清华;吴敦文;斯志光;杨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天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动力 油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无动力油水分离器,它包括用于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仓、使油水分层的分离仓以及出水仓,所述加热仓设有油水入口;所述分离仓的顶部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水仓设有出水口;出油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加热仓、分离仓以及出水仓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加热仓对油水进行破乳,更有利于促进油水在分离仓进行分层和分离,分层后的油水分别从出油口和出水口排出,由于油水相混溶现象基本消除,因此出油的含水率非常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无动力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器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油水分离器多用钢筋混凝土筑造、钢板结构制备,也有用砖石砌筑的。油水分离器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油水分离器,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
目前常用的油水分离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由于油和水存在一定的相混溶现象,因此直接利用重力进行油水的分离,其分离效果相对较差,分离出的油含水量较高。2、利用重力分层,通常在分离仓内进行,由于每次清洗的时间周期较长,分离仓的底部通常积聚有大量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在密闭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厌氧发酵,并形成大量沼气,沼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将底部的沉淀物从出油口带出,进一步影响出油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无动力油水分离器,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出油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改进的无动力油水分离器,它包括用于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仓、使油水分层的分离仓以及出水仓,所述加热仓设有油水入口;所述分离仓的顶部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水仓设有出水口,出油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加热仓、分离仓以及出水仓依次连通。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仓内安装有电加热装置。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仓的下部设有蒸汽入口,该蒸汽入口跟外接的蒸汽加热装置连接。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仓的中部设有斜板组件,该斜板组件将分离仓分隔成上、下腔室,所述斜板组件包括若干块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的斜板。当沉淀物发生厌氧发酵时,沼气和沉淀物同时上升,沼气能够顺利通过斜板组件,最后从出油口排出;而沉淀物则受到斜板组件的阻拦,再次掉落至分离仓的底部。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仓跟上腔室连通;所述出水仓跟下腔室连通。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斜板的竖直方向投影位于相邻斜板上,各斜板的倾斜角为35°—45°。经过试验证明,当斜板的倾斜角为35°—45°时,沉淀物的阻拦效果最佳。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仓的顶面呈“屋檐状”,它包括相交的左侧斜盖板和右侧斜盖板,所述出油口开设于左侧斜盖板和右侧斜盖板的相交处。油液作为悬浮液具有集聚作用,部分油液会集聚在左、右侧斜盖板上并沿着左右侧斜盖板上移,最终移动至出油口处,保证出油口附近只有油块,从而确保水不会从出油口流出。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腔室的下部形成集泥斗,该集泥斗的底面设有出泥口。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油口的高度大于出水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加热仓对油水进行破乳,使得相混溶的油水相互分离,更有利于促进油水在分离仓进行分层,分层后的油水分别从出油口和出水口排出,由于油水相混溶现象基本消除,因此出油的含水率非常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天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天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1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