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1654.5 | 申请日: | 202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耘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悬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震悬置,属于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支撑座、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座之间的橡胶块以及设置在支撑座内的第一减震组件,所述支撑座上开始有通槽,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通槽槽底的弧形板以及设置在弧形板上的橡胶垫,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与所述通槽的槽底固定,所述弧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通槽的槽底平行,所述橡胶垫覆盖在所述弧形板上且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弧形板固定,所述橡胶垫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座抵接。本申请的悬置,通过吸收汽车震动产生的能量,降低汽车的震动力,减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悬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发动机本身是一个内在的震动源,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震动干扰,震动易引起汽车零部件的损坏以及乘客乘坐的不舒适等问题,所以在汽车上会设置悬置。悬置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震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纯胶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
相关技术为减震悬置包括底座1、支撑座2以及设置在底座1和支撑座2之间的橡胶块3,底座1和支撑座2之间形成放置橡胶块3的容纳腔,震动源经支撑座2传递到橡胶块3上,经橡胶块3的缓冲达到减震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仅仅在底座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橡胶块,存在减震效果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悬置的减震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悬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震悬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悬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支撑座、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座之间的橡胶块以及设置在支撑座内的第一减震组件,所述支撑座上开始有通槽,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通槽槽底的弧形板以及设置在弧形板上的橡胶垫,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与所述通槽的槽底固定,所述弧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通槽的槽底平行,所述橡胶垫覆盖在所述弧形板上且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弧形板固定,所述橡胶垫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发动机启动或受外部其它震动源导致汽车发生震动时,震动力传递至支撑座上,然后再传递至弧形板,在弧形板上设置的橡胶垫能够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弧形板发生变形后,再将震动力传递至橡胶块,在此过程中,震动力逐渐减弱,从而提高悬置的减震作用。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减震组件用于进一步提高悬置的减震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弧形板底面的U型块、与U型块的底面铰接的连杆、开设在通槽槽底的滑槽以及与连杆铰接且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U型块的底面与所述通槽的槽底平行,所述连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对称铰接在所述U型块的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受到震动力变形后向下弯曲,连接杆与U型块底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此时滑块会在滑槽内滑动,当滑块滑动至滑槽端部,无法继续滑动时,震动力才会传递至橡胶块,滑块滑动过程中,震动力逐渐降低,因此汽车的震动会减弱。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轴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滑槽的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时,缓冲弹簧被压缩,缓冲弹簧对滑块的弹力作用可以抵消部分震动力,从而提高悬置的减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U型块下方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通槽槽底的导向筒以及与导向筒滑动配合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U型块的底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受到震动力变形后向下弯曲,导向杆会在导向筒内向下滑动,从而对弧形板的变形起到起到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耘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耘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1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