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2220.7 | 申请日: | 202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彪方亮;裴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0 | 分类号: | E04G3/20;E04G5/04;E04G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脚手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手架,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预埋钢梁、纵向钢管以及横向钢管,预埋钢梁预埋于楼板中并与楼板固定连接,纵向钢管与预埋钢梁固定连接,横向钢管与纵向钢管可拆卸连接,横向钢管上表面设置有踏板,踏板上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一端套设于纵向钢管的周向面,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踏板边缘形成卡接,且踏板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第一连接螺栓穿过连接组件以及踏板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用于堆放及运输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保证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58292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悬挑脚手架,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为解决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悬挑脚手架难以固定的问题。所述悬挑脚手架包括悬挑支撑钢梁、标准层外架、第一连接套管、第二连接套管以及钢丝绳,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均预埋在墙体结构层中;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连通;所述标准层外架搭设在所述悬挑支撑钢梁的上方;所述悬挑支撑钢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墙体结构层上,所述悬挑支撑钢梁的另一端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及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后拉结。所述悬挑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以达到能够简单有效地固定在墙体结构层上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定型钢板的连接结构稳定性不足,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手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手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手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预埋钢梁、纵向钢管以及横向钢管,预埋钢梁预埋于楼板中并与楼板固定连接,纵向钢管与预埋钢梁固定连接,横向钢管与纵向钢管可拆卸连接,横向钢管上表面设置有踏板,踏板上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一端套设于纵向钢管的周向面,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踏板边缘形成卡接,且踏板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第一连接螺栓穿过连接组件以及踏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体上的踏板通过连接组件与纵向钢管形成连接,连接组件一端套设在纵向钢管的周向面,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踏板边缘进行卡接,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对踏板以及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提高了踏板与架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踏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或震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工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预埋钢梁与楼板连接位置处下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杆以及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楼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与预埋钢梁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支撑杆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且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对楼板以及预埋钢梁之间的连接起到支撑作用,减少了预埋钢梁与楼板连接位置处的受力,从而减少了因预埋钢梁与楼板连接处受力过大发生脱落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架体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预埋钢梁上方楼板与预埋钢梁远离楼板的一端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斜拉组件,斜拉组件包括第一加固板、斜拉杆以及第二加固板,第一加固板与楼板可拆卸连接,第二加固板与预埋钢梁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斜拉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固板以及第二加固板固定连接,且斜拉杆由楼板向着靠近预埋钢梁远离楼板一端的端部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拉组件从预埋钢梁上方对预埋钢梁以及楼板进行连接,斜拉组件对预埋楼板起到了提拉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预埋钢梁与楼板连接部分的受力大小,进一步提升了架体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斜拉杆之间设置有花篮螺栓,花篮螺栓两端分别与斜拉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2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安全护栏结构
- 下一篇:实验室高强度防撞击材料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