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抗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4935.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柴书平;王敏;晏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莱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新型 抗震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抗震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侧面的底部处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柱内侧面的顶部处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也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减震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因震感而对抗震支架造成的影响,还能够适应不同电力管道的规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支架,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抗震支架,属于抗震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抗震支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验算,组成抗震之架的所有构件应该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件应便于安装,近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不断加强,防御基础不断强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强烈地震多发的时期。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为了满足用电需求和用电的安全,需要通过铺设电力管道来保证用电的安全,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所以为了提高电力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抗震支架等辅助设备已经成为安装电力管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电力管道的规格不一致,传统的抗震支架大多为固定结构,无法根据电力管道的规格进行调节,从而在实用的过程中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抗震支架,可以大幅度减少因震感而对抗震支架的结构强度造成的影响,还能够适应不同电力管道的规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抗震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侧面的底部处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柱内侧面的顶部处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也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减震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弧形固定夹板,所述弧形固定夹板内设有弧形活动夹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侧面上通过铰接件设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处设有安装座。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下方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为对称且倾斜设置,所述支杆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设有套筒。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贯穿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夹板上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贯穿所述弧形固定夹板并与所述弧形活动夹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底板、固定柱与支撑杆可以为支架提供良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可以大幅度减少因震感而对抗震支架的结构强度造成的影响,横板可以将震感传递至支杆,支杆带动套筒向限位块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弹簧进行初次震动抵消,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可以进行二次震动抵消,极大的提高了减震性,避免了电力管道在地震时因颠震感而对电力管道造成一定程度损坏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固定杆可以对弧形固定夹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弧形活动夹板可以对电力管道进行固定夹持,通过调节丝杆可以带动弧形活动夹板同时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电力管道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莱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莱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4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