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8156.3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飞;董飞;褚濛;李国强;丁振坤;金华建;王波;尹文汉;曹舟;龚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F16L55/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集合 悬臂 式吸振 装置 | ||
新型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本申请所属振动控制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特征是,包括一个调谐减振模块;所述调谐减振模块包括连接板(1)、套管(2)、吸振模块;所述连接板(1)为两个,位于整个悬臂式吸振装置的顶部、底部,用于安装固定于控制墙板;所述吸振模块有多个吸振元(3)叠合而成等。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普通微型吸振元3可以实现常规尺寸约束阻尼结构所不能实现的较大结构阻尼。通过改变同一模块或不同模块的不同吸振元的尺寸或调频质量块可使不同吸振元具有不同的频率,从而对被控制结构的多个频带进行控制,而且不容易失谐,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所属振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物中的设备、管道振动会引起支承结构的振动,支承结构的振动不仅对结构安全不利,还会产生噪声,进而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通过共振将结构的振动的能量吸收到吸振器上是一种常用的减振技术手段。传统最常用的吸振措施包括调谐质量阻尼或约束阻尼板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首次公开一种新型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可通过重复堆叠吸振元或吸振模块来提高总参振质量。
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特征是,包括一个调谐减振模块;
所述调谐减振模块包括连接板(1)、套管(2)、吸振模块;
所述连接板(1)为两个,位于整个悬臂式吸振装置的顶部、底部,用于安装固定于控制墙板;
所述吸振模块有多个吸振元(3)叠合而成;
每个吸振元(3)包括约束层(31)、被约束层(32),质量块(33),被约束层(32)位于两约束层(31)之间;质量块(33)通过粘接固定在吸振元(3)的自由端,质量块(33)的质量不同可以对其所在的吸振元(3)进行调频或调谐;
吸振元(3)通过焊接于套管(2),或在套管(2)侧面预留夹槽将吸振元(3)插入其中进行固定。
一种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特征是,包括多个调谐减振模块,将多个减振模块堆叠连接或者排列布置;同一个吸振模块内的吸振元(3)之间可以具有不同的频率,不同吸振模块间也可以有不同的吸振频率,因此可以拓宽整个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的减振带宽、提高鲁棒性。
调谐减振模块之间,可以采用堆叠、平铺方式布置。
有益效果:
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普通微型吸振元3可以实现常规尺寸约束阻尼结构所不能实现的较大结构阻尼。通过改变同一模块或不同模块的不同吸振元的尺寸或调频质量块可使不同吸振元具有不同的频率,从而对被控制结构的多个频带进行控制,而且不容易失谐,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通过调整吸振元的尺寸和叠合数量,可以使其达到目标减振频率和最优阻尼比,高频吸振元的尺寸较小,单个微元的参振质量较小,可通过重复堆叠吸振元或吸振模块来提高总参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调谐减振模块轴测图
图2:吸振元3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2多减振模块的安装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新型集合悬臂式吸振装置包括一个调谐减振模块;
所述调谐减振模块包括连接板1、套管2、吸振模块;
所述连接板1为两个,位于整个悬臂式吸振装置的顶部、底部,用于安装固定于控制墙板(图1中未画);
所述吸振模块有多个吸振元3叠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8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
- 下一篇:一种医疗床新型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