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颈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8815.3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宁亚功;宁钰清;李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胶永生东南亚乳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一帆 |
地址: | 650599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颈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其中,枕体具有仰卧区以及镜像对称凸设于仰卧区两侧的侧卧区;仰卧区为沿枕体的中轴线方向贯穿枕体设置的槽体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仰卧部和第二仰卧部,第一仰卧部具有凸起的弧形面,该弧形面与人体的颈部曲线相适配,第二仰卧部的高度低于第一仰卧部的高度,且第二仰卧部具有头部支撑面;侧卧区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卧部和第二侧卧部,第一侧卧部对应第一仰卧部设置,具有用以适配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面,第二侧卧部为高度低于第一侧卧部的平面,用以支撑人体侧卧时的面部。该护颈枕不仅有利于小月龄婴儿的头部定型,还适用于大月龄婴儿的颈部保护,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颈枕。
背景技术
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时期,由于其颈部发育还不完善,且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又比较长,因此对其颈部的保护十分重要。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婴幼儿枕头,仅在枕体上设置以起到固定婴儿头部作用的凹陷,并没有设计护颈部件,容易造成婴儿的颈部损伤。同时,其设置的头部定型结构仅对婴儿后脑定型,保护过于单一且头骨受力不均匀,不适合爱动的宝宝。另外,枕体透气性较差,在夏天使用时,容易使婴儿长痱子,影响婴儿健康。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可以有效保护婴儿颈部,且可以对头部进行全面护型的透气枕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护颈枕,该护颈枕不仅有利于小月龄婴儿的头部定型,还适用于大月龄婴儿的颈部保护,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
所述枕体具有仰卧区以及镜像对称凸设于所述仰卧区两侧的侧卧区;
所述枕体具有仰卧区以及镜像对称凸设于所述仰卧区两侧的侧卧区;
所述仰卧区为沿所述枕体的中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枕体设置的槽体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仰卧部和第二仰卧部,所述第一仰卧部具有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人体的颈部曲线相适配,所述第二仰卧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仰卧部的高度,且所述第二仰卧部具有头部支撑面;
所述侧卧区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卧部和第二侧卧部,所述第一侧卧部对应所述第一仰卧部设置,具有用以适配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面,所述第二侧卧部为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卧部的平面,用以支撑人体侧卧时的面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仰卧部上开设有定型凹槽,所述定型凹槽的内壁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卧区的内壁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仰卧区表面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135°-1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仰卧部弧形面的水平高度为25~30mm、坡度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仰卧区的宽度为150~2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卧部弧形面的水平高度为35~4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卧部的水平高度为25~30mm。
进一步地,所述枕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各个所述气孔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气孔均为沿所述枕体高度方向开设的通孔。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胶永生东南亚乳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胶永生东南亚乳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8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电控柜
- 下一篇:一种污泥肥料制备结构